這個道理放在此時也是一樣的,因為投資人始終相信,小時候尿過床的孩子,長大了依然會尿床,因此無論是此時還是來世。
如果所有人都和計算機一樣理智且謹慎,龐氏騙局也不會總出現,區別無非是崩盤不崩盤而已。
崩盤了,就是龐氏騙局,不碰盤,就是商業巨擎,金融大鱷。
劉賢搞定戰利品券的基礎,也是在于人們對于他的信任。
而且在這個商業環境中,本身就極度適合劉賢的模式,因為所有人都太單純了,劉賢可以有意識的誘導所有人產生誤判。
而劉賢的所作所為,本身就與這個階段的商業理念不同,誘導誤判與投資方式的關系并不沖突。
現在的商業投資理念,是以保守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比如說商人有一千銅錢,那么他的商業規模,可能只有300~500錢左右,余下的資金,則作為風險準備金使用。
而劉賢的做法不同,他會將全部的資金進行投資,迅速擴大實際資產,并從資產中獲利。
投資習慣的不同,以及商業信息的不對等,亦會讓人作出誤判。
富貴人家和同仁醫坊非常賺錢,這個事情大部分人都清楚,可是究竟有多賺錢,就沒有人清楚了,他們只能通過劉賢的支出進行猜測。
劉賢購房置地,甚至開分店和買村子的事情,早已通過各個渠道散播了出去,這些商人們認為,劉賢每月的營收能力,在在保守至少也在一千貫以上。
如果將劉賢發展時間的因素考慮在內,他賺錢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證實。
這么一番操作下來,商人們對劉賢的賺錢能力必然是認可的。
在加上劉賢銷售戰利品券的宣傳詞,摻了大量的水,將作戰獲勝可能性無限放大,這就更進一步建立了人們的信心。
如此多的利好支撐下,如果還賣不出去,劉賢也只能回家洗洗睡了。
而且除了這些利好因素以外,還有其它不是劉賢控制的利好因素存在。
例如大漢人民,對外作戰一向都是百戰百勝,不然一漢抵五胡的口號,也不會流傳那么廣。
雖說幾年前出現了大敗于鮮卑的事件,可這并沒有嚇到大漢軍民,反而讓人們心中憤慨。
我大漢是天下無敵的,怎么可能敗于蠻族之手?肯定是對方用了陰謀詭計,有本事正面鋼。
這就是民族尊嚴,帶來的利好。
另外再加上燕州刺史郭勛,確實在薊縣集結兵力,這就讓劉賢的可信度,進一步增強。
至于軍隊人數的彎彎繞,依然是信息不對等帶來的,畢竟一般平民,是不可能知道真實的出兵數量的,他們只會看到自己身邊,不斷的有大兵過境。
從涿郡有大兵過境,在其他州郡一定也會有,燕州出了兵,冀州難道就不會出兵?郡兵出征了,難道羽林軍就不會出征?在利好環境下,一切發散思維都會變得不理智。
所以在眾多的利好條件支撐下,所有人才會如蜜蜂(蒼蠅)見了花(屎)一樣搶購戰利品卷。
另外涿郡作為燕州面向其它州郡的貿易地點,聚攏了大量的商賈,而這些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有錢,區區二十萬貫戰利品券,分攤到每個人的頭上,也就是灑灑水的程度。
就這,劉賢還是收著玩的,不然期貨炒作,買空賣空,內幕交易這些手段都用上,弄個百萬貫錢恐怕都不是難事。
也就是此次售賣,不過是試水,劉賢不想玩那么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