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功夫》之后,覺得《功夫》是周星星電影的一次升華和飛躍,真正的樹立了更趨沉穩的喜劇風格。
他完成了蛻變,從蛹到蝴蝶的蛻變。
影片動作、配樂、特技、布景,制作精良、創意迭出,分分秒秒令人驚艷。
再讓我們說一聲《功夫》故事情節簡單,內涵豐富。
主人公阿星是一個絕世高手,只不過任督二脈尚未打通。在成為腳踩五色祥云的大英雄之前,他彷徨、痛苦、思索、做什么都不成功,為了生活好一點他發誓做一個壞人,但是善根、際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又讓他在關鍵時刻擁有伸張正義的能力并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在影片的結尾,阿星一改此前的嬉皮笑臉狀,身著白色中式對襟衫,腳蹬黑色功夫鞋,呈現出一派沉靜如水的武學宗師姿態。一句“想學啊你,我教你呀”令對手心服口服。他從火云邪神手中取過暗器,銀針落地發出清脆響聲,最狠毒的暗器如蓮花般綻放,像竹蜻蜓一樣飛向天邊……
清麗的啞女站在歲月的兩端,以期待或失望的眼神、以汗水和淚水推動和見證著情節的發展。
整部影片充滿了強大、寬容、勇敢、正直、相信真情、心無芥蒂……
《功夫》的劇情,比如貧民區三大高手之一夜晚被殺手無聲無息殺死那一幕,鏡頭追著他的側影,先是他后面的樹枝無形中被斬斷,然后是旁邊墻壁屋頂的貓在跳下墻頭之時映在墻上的影子顯示它被攔腰斬斷,最后是高手腳步停頓,鏡頭仍仿佛受慣性驅使繼續追移,拍攝到墻與地上他身首易處的影子。
沒有聲音,更強化了黑夜中未知的恐怖,動作清晰,氣氛強烈。
《功夫》的畫面奇觀不但有效渲染場面交代劇情,在刻畫心理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如包租公包租婆殺死兩大殺手之后斧頭幫幫主和他的手下的內心驚恐就通過他們點煙、打火機抖掉、混亂中頭發著火、手下救火弄到自己衣服著火、兩人毆打、汽車開走后車頂冒煙等一系列富有動作的畫面刻畫得非常到位。
男主角認出被他欺負的童年啞女之后迅速跑開、揶揄諷刺同伙、把錢都塞給他、毆打同伙等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動作也精準地刻畫出他遭遇震動后內心爭斗的矛盾、躁動、混亂和發泄心理。
《功夫》的整個制作相當嚴謹,無論是場景還是道具,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香港電影。
以往,這樣的功夫片可能會采用大量的塑料道具和廉價的虛假布景,更有甚者,就會搞得和舞臺劇一樣,抽象的布景甚至也可以出現在電影屏幕中,《功夫》中,我們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情況,從影片開始那個警察摔落到招牌開始,每一個細節和全景都經過了精心的布置,每一個裝點不再是隨意的,而是和這個虛構環境完全匹配的元素,就在最后的高空俯視中,我們可以看到地面的布置細膩程度,而這些都證明整部電影的制作嚴謹,而只有在制作上極其嚴謹的電影才能夠成為好電影的基本要素。
《功夫》的畫面是運動的,有動作的,這就讓人想起電影人常說動作片最難的,是鏡頭和鏡頭之間的連環推動力,推動力越強,動作性越強,畫面越充滿動機,電影越好看。
《功夫》用長鏡頭取代剪接,一個鏡頭過來表情豐富變數叢生,顯得非常獨特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