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寧列來講,這是一場人氣暴增的舞臺機會!
“好的,我馬上準備一下。”
這個時候,不用于姐再說什么了,寧列自己就能夠知道如何去做了。
這次春晚的降臨,如果他真的能夠登上這個春晚舞臺,那么,原本估計的影帝之路毫無疑問會縮短一大截。
那個時候,出演一部好電影簡直不要太簡單!太容易!太輕松!
憑借著寧列的記憶,尋找著奪得影帝頭銜的電影也是輕輕松松。
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很快將會完成第一個目標。
2003年春節晚會在信息發布上也要比去年相對自由:因為劇組設立了官方網站,在《中國電視報》上刊登的有關春節晚會的消息也比往年多。
而是春晚劇組在網站上征集小品、節目創意、歌曲等,包括《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歌曲征集》、《春節聯歡晚會零點方案征集活動》、《春節聯歡晚會新年希望征集活動》。
其中,《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歌曲征集》推出不到一個月,已征集到歌曲2000多首。
所以,如果說江總付出了什么,大概的是出動了不少資金,去砸錢。
其實早在去年底,中央電視臺采用了招標的形式征尋“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片頭以及視覺包裝方案。
國內十二家設計公司和廣告公司參選。經過兩輪評選,北京某公司的設計方案從中脫穎而出。
其中,江總也是友情投標,獲得了一個名額。當然,這不是誰投標都能夠獲得的,要不是因為寧列之前有一個爸爸洗腳的廣告在,恐怕導演都不會同意。
哪怕江總的老爸身份也是極高。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怎么會又牽扯到了爸爸洗腳上面呢?
這事情真的是很容易都能夠發現。
不論什么娛樂,只要上面不滿意,任你在精彩都是會煙消云散,所以,這一年想要功績的也有不少人。
因為這一年的春晚主題,也就是晚會重頭戲小品節目放棄了讓觀眾笑痛肚子的原則。
變換之后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力圖喚醒電視機前的觀眾關注身邊因為忙碌的工作而忽略掉的親人。
當年的郭冬臨、閻妮和小叮當表演的小品《我和爸爸換角色》本來挺有創意,可惜中間一定要來個劇情直轉讓小叮當哭到稀里嘩啦。
另外趙本山的小品《心病》也讓觀眾頗為失望。
因為并沒有看見趙本山式的幽默,發現老婆是別人的初戀情人的情節并不好笑。
音樂劇《不見不散》也缺少新鮮感。
觀眾征集的節目除了雜技《化蝶》以高難度的動作展現出的人體美讓人驚嘆外,其他節目均乏善可陳。
也就觀眾征集歌曲《讓愛住我家》較有看頭。歌曲旋律溫馨,歌詞樸實。
所以說寧列能夠在這一年進去,那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