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卷,江寒出去等了一會兒,與李東、洪銳、李亞男會和。
一起去食堂吃完晚飯,四人就回了403寢。
今天有點不同往日。
洪銳也不上躥下跳了,躺在床上發呆,目光無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東唉聲嘆氣了幾下,然后趴在床上,蒙頭大睡;
李亞男依然坐在窗口的小桌前,一刻不停地刷題……
江寒看了看洪銳:“猴子,沒考好?”
洪銳默不作聲。
江寒就想開導幾句,比如“下回努力,事后后悔有個屁用?”之類的。
沒想到……
“不要問我成績,也別怕我自閉,我只是有點乏力;
我沒有感到壓抑,更加不會哭泣,明天我要努力,上演一出好戲,讓你們五體投地!
盡管這不容易,但我絕不放棄,看我高考及第,走出自我足跡,留下精彩回憶……”
洪銳居然干啞著嗓子,rap了起來。
江寒就啥也不想說了,默默打開了MacBook。
白擔心這家伙了,還能rap,就算有事兒也沒多大……
電腦開啟后,江寒沒有進入MacOS,而是按住了左邊Alt鍵。
等引導菜單出現后,用方向鍵調整到“Windows”圖標上,按下了回車。
這樣系統啟動后,就進入了Win7。
插上老高給的U盤,雙擊打開“計算機”,然后點擊“可移動磁盤”圖標,進入文件管理界面。
U盤里有三個文件。
“照片.rar”,300多MB;
“報名信息.xls”,10來兆的樣子;
“原始數據.xls”,30多兆。
江寒先下載了一個數據恢復軟件,仔細研究了一下老高給的U盤。
有時候,通過研究數據的存儲方式、文件格式以及磁盤扇區的寫入歷史等,是可以用技術手段恢復部分數據的。
所以,有人以為文件被刪除,就找不回來了?
不一定。
硬盤格式化,就安全了嗎?
也難說。
那么,重新分區呢?
很遺憾,只要有心,還是可以復原的,否則也不會有“x照門”了……
那么,反復用垃圾數據涂抹、覆蓋原始文件,這總行了吧?
理論上是可以的。
不過,你得熟悉計算機存儲系統的工作機制。
對于不同類型,和不同介質的存儲設備,要采取針對性的策略,才能徹底銷毀數據。
比如支持并開啟TRIM的SSD,也就是固態硬盤。
寫入數據時,由芯片控制,數據均勻分布在每個區塊里,以保證均衡使用全部的存儲顆粒。
系統在刪除數據時,并不會向硬盤發出刪除指令,只使用VolumeBitmap來記錄被“刪除”的信息所在的位置。
而每次更新文件數據時,也會盡量寫入新塊,并把原本占用的區塊,標記為“無效”。
這樣一來,實際上,被刪除或頂替的數據,在物理上仍然存在。
當且僅當所有空閑區塊都占滿時,才會在寫入數據時,使用被標記為“無效”或“刪除”的區塊。
也就是說,沒有方法能夠可靠地刪除整個SSD上的內容,或者存放在SSD或者U盤上的特定文件。
靠文件粉碎機制都很難徹底消除痕跡,就算格式化后,用垃圾數據把盤寫滿,也并不能萬無一失。
有些數據恢復高手,會有許多讓你瞠目結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