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高老師的這個U盤,可能只是一份拷貝,并不是原始數據盤。
這樣一來,數據還原軟件也無能為力。
經過一番研究,江寒發現,并沒什么投機取巧的可能。
也就是說,只能按照原定計劃,重建信息表。
高老師提供的《報名信息表》殘缺不全。
只有不到30%的行,還保留著性別、民族等寥寥幾列。
剩下的70%,除了姓名和序號,什么都沒有了。
住址、聯系人、聯系電話等等,一點也沒剩下。
至于《原始信息表》,的確如老高所說,除了身份證號缺了幾位,其他數據都正常。
那么,這種現象是怎么造成的呢?
江寒有個初步的猜想。
這兩個表格的標題、表頭,和數據排列方式,很像某些Web應用,利用模板自動生成的。
那么不妨設想一下。
應用場景可能是這樣的:
原始數據存放在某個網站,姑且命名為A站;而各學校的業務操作員在B網站上,通過一個Web界面,執行報名操作。
業務員具體操作時,可以通過輸入學籍號或其他方式,從A網站的后臺里調取相關信息,保存在B網站的后臺數據庫。
當各學校登記完報名信息,再用B網站web端的導出功能,生成Excel格式的《報名信息總表》……
已經從高老師口中確定,《報名信息表》是《原始數據表》的真子集。
對于江寒來說,這是好事。
這樣他在處理數據的時候,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而且,還能避免一些莫名其妙地問題。
例如漢字編碼不一致,或者數據里摻了“沙子”等等。
——所謂“沙子”,指的是某些可見或者不可見的垃圾字符。
不妨繼續猜測一下,老高這兩個數據表的來源。
老高的工作,很可能是負責導出、報送《報名信息總表》。
某天,管理員老高忽然發現,導出的數據出了問題。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保管不善、介質損壞、誤操作……
反正不管怎么樣,數據壞掉了。
這樣一來,一個很自然的想法:既然數據損壞了,那就去Web應用里,重新導出一次唄。
而老高幾乎肯定會這么做,但結果很可能是失敗了。
也許是服務器關閉了,也許被裁撤了,也許數據盤壞了,也許導出功能有BUG,也許是網站被黑了……
甚至可能還有某些匪夷所思的情況,譬如:機房進水、服務器硬盤損壞、關鍵硬件物理消失等。
嗯,什么叫物理消失?換一種說法,就是“所有權非自愿轉移”。
也就是說:被偷了……
總之想要重建數據,依靠B站是辦不到了,老高手里的報名表,也就變成了獨一份。
而就這么一份,偏偏還壞掉了!
老高又基于個人原因,比如怕上面發難,怕領導斥責,怕在同行面前丟臉……而不愿聲張。
于是很正常的思路,老高就去A站找原始數據,重建《報名信息表》。
那么,如何才能搞到原始表,同時還不驚動任何人呢?
很簡單:黑客。
換了江寒遇上這種倒霉事兒,實在沒招的話,十有**也會這么干。
不管怎么說,老高還是有點水平的。
如果是政府網站或者商業重站,他可能還沒那個技術,也沒那個膽子。
但區區“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想要黑進去,還真沒啥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