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過摸索,發現了一個辦法。
運用這種方法,只需花上20分鐘,就能深入理解知識點,而且記憶深刻,難以遺忘!”
說到這里,江寒跟臺下互動了一下:“大家想不想知道這種方法是什么?”
“想!”幾千名學生異口同聲,音浪沖天。
江寒滿意地點點頭:“大家的熱情很高嘛!那我就不賣關子了……其實只用一句話,就能概括這個學習方法的本質,那就是‘教學相長’。
根據一些研究,我們知道,知識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事物的名稱,二、事物本身。
光知道名稱,并不意味著我們理解了本身,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搞錯了重點。
要想掌握事物本身,而不只是名稱,就必須通過學習,加強理解。
那么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真的學會了,或者說理解對了呢?
很簡單,將你自己的理解傳遞給另一個人。
最好是對這個知識點并不了解的人,可以是身邊的同學,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是一個7、8歲的小朋友。
不要笑,如果一個只具有基礎語言能力的小孩,都能理解你的描述,那就說明,你是真的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首先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要把一個知識點,教給一個沒有任何前置知識的小孩子,應該怎么講?
許多人會傾向于使用復雜的詞匯,和一些術語。
但問題是這樣做的時候,即使對方存在誤解,你也很難分辨。
因為對方也在用術語跟你交流……
有時候,我們對于所說的東西,也許并沒有真正地理解,但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有意無意地用術語來掩蓋。
所以,當你可以用孩子都能聽懂的語言,把你的理解和想法描述出來,那么你便迫使自己,在更深的層次上,理解了要講述的概念,并簡化了觀點之間的關系和聯系。
通過這個過程,你還可以發現,自己還有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夠清晰。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老師,可以將知識點講得很通透的原因。
他們經過大量實踐,已經徹底消化了知識,并掌握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
隨著江寒的演說,觀眾們逐漸屏息凝神,前所未有的認真起來。
絕大多數學生都陷入了思考中。
江寒分析得太深刻了,怪不得他的成績,能提高得這么快!
連在場的老師和臺上的領導,也集體陷入了震撼。
一個高中生,居然對知識的本質有這樣的理解,實在很難得!
臺下,易中海都懵了:這也不是江寒給自己看的稿子呀?
老宋也發懵,跑過去問易中海:“這稿子你給他寫的?”
易中海搖了搖頭,心想:“我特么哪有這兩下子,聽著蠻有意思的,也不知道這小子從哪淘登來的,回頭好好問問。”
江寒也很滿意。
他只是臨時起意,才將“費曼學習法”搬運了過來,效果看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單看不斷刷新的震驚點,就對得起自己浪費這么多唾沫了。
這可是全校大會,聽眾超過5000人,而且還都是實名震驚。
就這么一會兒,震驚點就漲了十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