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跟高俊德打聽了一下后,也了解了事情始末。
心里那個震動啊,就別提了……
得知兩人打算去看望江寒,沈立興立即大手一揮:“去吧。”
老宋和易中海答應了一聲,卻沒動地方。
“怎么還不走?”沈立興有點奇怪。
“這不是還沒下班么?”易中海笑著說。
“等什么下班?要去就早點去,看望病人這種事兒,沒聽說還能拖到天黑的。”沈立興不滿地說。
老宋和易中海連忙答應了。
高俊德笑著對老宋說:“我還打算下班特意跑一趟,給小江送樣刊。既然碰上了,你這個做班主任的,就親自給他捎過去吧。”
老宋自然沒二話。
“噯,對了,校長,我們這事兒不算請假吧?”易中海皮了一句。
沈立興哈哈一笑:“請什么假?公出!你們倆就代表學校,去探望一下江寒。”
說完轉身離去。
但還沒走出幾步,沈立興忽然想起了什么,回頭交代說:“哦,對了,別空手去,給孩子買點水果什么的,也算咱們這些師長的一點小心意……回頭找總務處報銷。”
宋謙和易中海喜出望外,連忙答應了。
跟著兩人就將被拆開的包裹重新包好,聯袂走出了學校。
※※※
星河酒店,703。
江寒正在緊張忙碌。
幾乎一整天,他都在研究“自組織特征映射SOM網絡”。
SOM這玩意,結構上和MLP模型十分相似,都是由簡單的神經元,組成的某種拓撲結構。
區別主要在于,MLP是有監督學習,而SOM模型則屬于“無監督學習”。
所謂有監督學習,就是讓計算機從給定的訓練數據集中,學習出所需要的某個函數。
訓練數據中通常包括一個標簽項,來告訴計算機,什么樣的輸入對應著什么樣的結果。
而無監督學習,一樣需要訓練數據,但卻并不需要給輸入的數據打上標簽。
也就是說,輸入一組數據,需要輸出什么,并不會事先予以規定,也沒有確定的結果。
讓計算機自己尋找規律,自己去學習應該怎么做,這就是“無監督學習”的基本概念。
事實上,這種非目的性的學習活動,更符合人類對于“自主學習”的定義。
所以,很多時候,“無監督學習”比“有監督學習”更有用。
譬如分析一堆數據的主分量,或分析數據集有什么特點,都可以使用“無監督學習”。
SOM是將高維的輸入數據在低維的空間表示,所以常用來給數據“降維”,此外也常用于數據可視化、聚類等。
SOM是一種自組織神經網絡,在網絡結構上,有著十分鮮明的特點。
一般包含輸入層和競爭層,構成雙層網絡,通常沒有隱含層。
層之間的各個神經元,進行雙向連接,有的時候,競爭層的神經元之間,還會存在橫向的連接。
在學習算法上,SOM也有與眾不同之處。
其模擬了生物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協調、抑制、競爭機制,通過這些作用中蘊藏的信息動力學原理,來指導神經網絡的學習與工作。
這一點與“多層感知機”(MLP)對比鮮明,后者通常是以網絡的誤差,作為算法的準則,來調整參數。
競爭型神經網絡的基本思想,是讓網絡中競爭層的各神經元,競爭對輸入模式響應的機會。
最后獲勝的神經元,就表示算法對輸入數據的分類。
因此,很容易把這樣的結果和聚類聯系在一起。
思路捋順后,接下來就是寫成論文,然后再設計一個小程序,對算法進行驗證。
最后再收集一些程序運行中所產生的數據,和普通“MLP”進行一番比較……
江寒緊趕慢趕,終于在下午3點前搞定了論文的主體部分。
接下來,就可以休息一小會兒了。
吃了兩塊巧克力,又吃蘋果,正愜意著,手機鈴聲忽然響起。
江寒看了眼來電顯示,又是個不認識的,不過看號段是松江本地的電話。
“喂?您好。”江寒接起電話。
“江寒同學嗎?”那邊傳來一個渾厚的男子聲音。
江寒:“我是……請問您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