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電話后,江寒立即和關浩聯系了一下。
關浩早得到夏如虹叮囑,毫無二話地答應了下來。
江寒安排完這件事,就繼續心無旁騖地研究“BP算法”。
金富貴辦事風格獨特,做決定之前深思熟慮,一旦決定了就雷厲風行。
第二天中午,關浩聯系江寒,說條款已經談完,隨后還用微信,將合同的初稿發了過來。
江寒審閱了一遍,發現和上次與可人互娛簽的那一份合同,基本如出一轍,于是爽快地認可了。
接著,關浩將合同原件送了過來。
江寒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就簽了字。
隨后,當天下午就收到了金富貴轉賬過來的1000萬。
晚上,夏如虹得知了這件事,連聲恭喜。
說江寒在18歲之前,就靠自己的能力賺了差不多2000萬。
單單這一點,放眼全國也沒幾個人能做到,真是異數云云。
江寒一笑置之,沒有多說什么。
區區2000來萬,有什么好得意的?
隨便哪本中,不管有系統的還是沒系統的,只要是個主角,輕松就能賺到這個數字的十倍、百倍、千倍……
更何況,自己將來要做的,都是些花錢如流水的事情,就這么點錢,還真不好干啥的。
江寒未來的野望,是創辦一家自己獨資的科技公司,打造出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科研中心。
初級目標,是推動機器學習的探索和應用。
最終目標,則是打造真正意義上的AI!
有自主意識的強AI,在現有的理論體系中,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但能代替人類從事簡單腦力勞動的弱AI,在今后十年中,必然會發揚光大。
江寒的初步構想,是在大學畢業后,先打造出弱AI的雛形。
然后再花費大約10年左右的時間,推動AI技術發展成熟,使其走進各行各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再然后,就可以研發通用型AI,以及探索強AI存在的可能性了……
愿景很美好,計劃很龐大。
在未來十年中,至少要打造一臺屬于自己的超算,或者構建某種超算集群,這樣才有一點點資本,加入到AI研究的時代盛宴中。
而一臺超算的研制成本……
別說區區2000萬,就算2億、20億,也是遠遠不夠的。
只能以商養研。
江寒從沒打算投靠哪家IT巨頭,為資本效力;更不打算加入國有研究機構,利用公共資源搞研究。
至于理由……說起來有點不足為外人道。
他只想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而不想受制于任何人或者組織。
只有一家完全屬于自己的科研中心,才能讓他自由發揮,任性地玩耍。
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又過了兩天,可人互娛的900萬也到賬了。
江寒也將《2048》和《FppyBird》的源代碼,分別移交給了兩家公司的項目負責人。
兩件交易至此宣告結束。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江寒的生活回到了正軌。
日常接送小女友上學、放學,順便做兩頓飯,偶爾和小女友卿卿我我一番,放松一下頭腦。
其余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刷論文和寫論文上。
十多天后,他的手頭上,已經積攢了14篇未投稿的論文。
其中10篇是“多層感知機”應用方面的論文。
1篇比較各種機器學習算法的性能,探討各自的適用范圍,半原創、半綜述性質的論文。
還有兩篇關于hopfield神經網絡(反饋式神經網絡)的開創性論文。
最后,是這14篇論文中最重要的一篇:《神經網絡訓練中的誤差反向傳播算法》。
這些論文有的很水,也有個別學術價值不低的。
但遺憾的是,全都得暫時積壓在手中,而不能馬上投出。
必須再等一等。
等那兩篇描述“多層感知機”和“人工神經網絡”的論文正式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