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沈立興的介紹,華清和燕大這次來的,都是學校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
而科大這邊,張教授卻親自過來了,由此可見,這老爺子的確誠意十足。
接下來,沈立興又向三名客人,好生介紹了一下江寒。
吹別的學生,他可能還會有點頭疼,需要千方百計地去措辭、找素材。
吹江寒……
這小子還用吹嗎?素材全都擺在那里了,只嫌嘴慢數不過來呢!
應付過那么多來招生的,就數這次省事,沈立興心里,就別提多得勁兒了。
他把自己所了解的,關于江寒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
重點強調了江寒寫出SCI,發明寫字機器人獲得專利,并在國際大賽上斬獲頗豐等。
沈立興說完了主要事件之后,還有點意猶未盡,想了想,又補充了一樣。
“對了,江寒同學給白居易的《琵琶行》配了個曲兒,并親自演唱,在我們學校也是廣受好評呢。”
黃博和許中堅都有點意外。
他們這次代表學校,來松江一中面試考察,本來只是沖著NOIP的600分,可沒想到,人家的本事并不止那么一點。
不過,這就更好了,這樣的學生,自然更值得招攬。
學生與大學,其實是相得益彰的。
大部分學生,都是靠學校的檔次,來提高自己的身價。
只有極少數學生,可以憑借近乎逆天的能力,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而提升了所在學校的學術地位,以及社會風評等等。
而江寒這種天賦異稟的,大概率會成為后者。
沈立興越說,張德昭就越心動。
他對江寒的確十分賞識,甚至覺得如果錯過了,會感到有些遺憾。
天賦這么高,能力這么強,成就這么驚艷……
這樣的學生,只怕退休之前,都很難再遇上了。
好容易等到沈立興“吹噓”完畢。
黃博率先表態:“江寒同學的能力,的確令人欣賞,因此我們學校決定,予以免試錄取。”
許中堅、張德昭給出的條件也幾乎一模一樣。
沒錯,這已經是各大高校,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所能給出的最高禮遇了。
想要得到更多,只能在入學以后,通過學業、競賽、科研等等,自己去爭取。
張德昭講完條件,看了眼江寒,又補充說:“現在我們三個學校的條件,全都擺在這里了,你可以和任意一個學校簽約。
當然,你也可以全都簽下來先,具體選擇哪一所大學,畢業時再做出選擇,也完全來得及。”
聽到他的提醒,江寒微感意外。
沒想到張教授還挺實在的。
但其實,張德昭只是考慮到,和另外兩所高校比起來,自己所在的科大,無論名氣還是地位,都稍遜了半籌。
按照常理,江寒的最佳選擇,不是華清就是燕大,無論如何都輪不到自己所代表的的科大。
所以,老張同志索性來了個緩兵之計,過后再想辦法做其他工作……
另外兩人對視了一眼,都沒說什么。
畢竟張德昭所說的這些,也都是符合慣例的,沒有什么置喙的余地。
特招、保送,或者降分、降段之類的條件,都屬于意向性的合同,一般對學生沒有什么約束。
很多學生在國家級的競賽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后,都會有許多學校找上門來。
對于學生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來者不拒,先簽了再說。
等到高考結束之后,只要第一志愿填報了有協議的學校,就可以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了。
但今天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三個學校給出的待遇,都是畢業后直接保送,無需參加高考、填報志愿。
所以,最好還是盡快作出決斷,省得將來決定了去向之后,還得自行與學校聯絡,平生波折……
江寒沉吟了一下,灑脫一笑:“幾位老師辛苦了,為了我的事情,特意跑了這么遠的路……”
先客套了一番,將禮數做足,然后說:“我已經申請了跳級,下學期開始,將和高三學生一起復習,并參加明年7月的高考。”
聽了他的話,黃博、許中堅、張德昭都有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