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進屋后,再次暢聊了起來,沒過上一會兒,方媽媽就回來了。
她在廚房里又忙活了一陣子,然后支起了一張靠邊站,大家團團坐下開吃。
除了江寒做的兩個菜,方媽媽自己又弄了兩個,還買了兩道熟食,湊了六個菜,取六六大順之意。
方爸爸無酒不歡,拿出了一瓶珍藏的好酒。
精裝燕兒島,度數不高,只有30多度,但味道清冽甘甜,也不容易上頭。
老方張羅著要給江寒倒一點。
江寒連忙攔住:“叔叔,我不會喝酒。”
“少來點?”方爸爸舉著酒瓶,很誠懇地示意了一下。
江寒搖了搖頭,歉然地說:“不是我跟您客套,實在是享受不了。”
“那來點啤酒吧?”方爸爸又問。
江寒“靦腆”一笑:“我下午還有事情,不方便帶著酒。”
方爸爸又邀了兩次,見江寒的確不想喝,也就算了。
其實他也不是非要讓江寒喝點,只是……
東北這邊待客的習俗,不張羅到位,總顯得禮數不夠似的。
并不會因為客人還不夠十八歲,就忽略了他可能存在的訴求。
也許不算什么優良傳統,但大多數人早就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當然,再怎么張羅,也只是勸酒,客人真的不想喝,也不至于按著硬灌……
方爸爸給自己倒了一大杯,方媽媽也陪了一小杯。
方源是不喝酒的,和江寒一人一碗米飯,就著紫菜湯,吃得津津有味。
倒是小鈴鐺,看到方爸爸和方媽媽都有酒喝,饞得直淌口水。
“給我喝點嘛!”
小鈴鐺湊到了方媽媽跟前,抱著她的胳膊撒嬌。
方媽媽直擺手:“去去去,小孩子喝什么酒?”
方爸爸哈哈一笑,拿筷子沾了一點:“來,伸舌頭。”
小鈴鐺聽話地伸出了舌頭。
方爸爸在她舌頭上一點……
小丫頭頓時連蹦帶跳,眼淚橫流:“好辣、好辣!”
方爸爸笑著問:“那以后還要不要喝酒了?”
小鈴鐺紅著眼圈,連連搖頭:“再也不喝辣!”
眾人一起開懷大笑。
接下來,大家就熱熱鬧鬧地吃了起來。
方爸爸自斟自飲,也是不亦樂乎。
三兩酒下肚,他就開始口若懸河,“江老板”也順勢變成了“小江”……
老方嘗了嘗江寒做的菜,頓時眼前一亮:“小江,你這手藝可以呀!這道土豆泥,我看做得比很多飯店都強!”
方媽媽也贊不絕口:“還有這個干炒肥瘦,外焦里嫩,而且不油不柴,火候剛剛好!”
好吧,她指的就是那盤沒放孜然的孜然肉片……
江寒呵呵一笑:“阿姨,您做的尖椒干豆腐,那才真的是一絕,平淡中有真味兒……”
不就是商業互吹嗎?好像誰不會似的……
席間,方源作為大家聯系的紐帶,自然也是話題的中心之一。
方媽媽一提起自己的兒子,那叫一個滔滔不絕。
“我家方源從小就聰明,還懂事,學習上從來不用操心……”
方爸爸就“穩重”多了,他不好意思吹自己兒子,就天南海北胡侃,不停勸江寒多吃點。
吃完飯,方爸爸哄著小丫頭,和江寒、方源嘮了會兒嗑,方媽媽則收拾了碗筷,然后去了廚房。
話說得差不多了,江寒看了眼方源:“出去走走?”
方源點了點頭:“好,我帶你去河邊轉轉。”
他跟方爸爸、方媽媽說了一聲,隨后就穿上了厚衣服,出門而去。
兩人沿著方家所在的胡同,從另一邊出去。
路的盡頭有條河,此時已經完全結冰,遠遠的,還能看到一座新修的廟宇。
兩人站在河邊聊了起來。
經過一上午的接觸,江寒發現了一件事。
方源的一些小習慣,的確有點像“強迫癥”,但似乎并不算很嚴重。
江寒打聽起這件事的時候,小方同學并沒有回避。
據方源說,去年有段時間,他病情一度相當嚴重,不得不暫時休學,回家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