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計算機開機后,會執行一段固化在只讀存儲器(ROM)中的程序。
這段程序叫做“BasicInputOutputSystem”,簡稱“BIOS”,中文含義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BIOS主要有三個功能:硬件自檢、設置CMOS里的參數,以及加載操作系統。
很多人都會把BIOS和CMOS搞混。
事實上,COMS只是一個存儲器的型號,在計算機中,一般用于保存基本的硬件參數。
CMOS斷電后,里面存儲的內容就會消失,因此一般會在主板上,安裝一塊紐扣電池,專門用來給CMOS供電……
現在LED陣列上顯示的,就是BIOS自檢沒有通過,所給出的錯誤信息。
這兩行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在提醒用戶:你沒有鍵盤,或者鍵盤壞了……
江寒看到這一幕,卻十分欣喜。
能看到這個錯誤提示,意味著內存、CPU等主要部件,都通過了自檢程序的校驗。
接下來,只要給這臺計算機再搭載一個鍵盤,就可以愉快地玩耍啦。
那么,如何搞到鍵盤呢?
如果不想費事的話,其實可以在商品列表中買一個。
價格并不貴,最便宜的型號,只需要100多萬積分就能買一個。
與動輒幾千萬、幾個億的顯示器相比,這點積分根本就不算什么。
但可惜的是,江寒手頭有點緊張,買完主要硬件后,剩余的積分連最便宜的鍵盤也買不起了。
好吧,鍵盤這個玩意,其實結構非常簡單。
江寒稍微思考了一下,就決定自己DIY一個。
既能節約學以致用積分,順便還能學到一點東西……
江寒先回到現實,拿起筆記本,在網上查找了起來。
很快,他就收集到了許多關于鍵盤的文獻。
在極客社區里,DIY鍵盤只是入門級別的小東西。
原理簡單、電路簡單、結構……
如果不追求手感的話,結構也是很簡單的。
江寒細心研究了一下,很快就吃透了機械鍵盤的原理和實現方式,連電路結構都默背了下來。
隨后,他就再次進入虛擬空間,買了一些空白圖紙,把鍵盤的各部分電路,都畫了出來。
然后把圖紙回收掉,再去圖紙列表里,花費了一點積分,讓系統幫忙自動構建了出來。
有了電路后,剩下的部分就簡單了。
買幾塊硬塑板,制造一個小箱子,當做鍵盤的外殼,再買一堆按鈕開關,來代替按鍵……
江寒很快就搞定了鍵盤的主體結構。
接下來,他就將電路封裝進了箱子里,然后將每個按鈕開關,都用細導線連接到了電路的IO部分。
這樣,一個山寨氣息濃烈的箱式鍵盤,到此就基本大功告成了。
江寒將鍵盤的輸出線,連接到了主板的AT接口上,然后重啟了一下286計算機。
隨著“滴”的一聲,自檢順利地通過了,沒有再出現和鍵盤有關的錯誤提示。
這說明鍵盤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無論是質量上的,還是設計上的。
江寒欣然一笑。
今天的運氣還算不錯,第一次做鍵盤就取得了成功。
當然,他也沒忘了在心里感謝一下,那些在網上共享資料的,都是好人哪……
可惜的是,江寒并沒有高興太久。
計算機通過了BIOS自檢后,LED上的畫面繼續滾動,但很快又停了下來。
【operatingsystemnotfound】
看到這個提示,江寒不由得嘆了口氣。
這個提示的意思是:“找不到操作系統。”
自己花了那么多積分,才買來的20MB大容量硬盤,居然連個DOS都不給預裝。
上哪說理去?
對于計算機來說,沒有操作系統,可以說寸步難行。
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江寒思索了起來。
萬事開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