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江寒忽然醒悟,自己原先的算法有問題。
虛擬空間內外的時間比例,現在已經高達100:1。
也就是說,在自己掛機的這36個小時里,里面這8臺機器人,足足工作了3600個小時!
所以,理論上來說,最多可以刷到3600×8×600=1728萬積分。
當然,實際操作中,總會有各種意外情況,造成少許時間上的損失。
因此,到現在只刷出來1500來萬。
但這也不少了啊!
江寒估摸著,搞出一個普通一點的數碼相機,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當下退出虛擬空間,上網查找了一番資料,然后在所有找到的圖紙中,挑選了一份比較簡單的,傳送給286電腦。
接下來,回到虛擬空間,按照原來的套路,打印、回收、自動構建。
結果……
“居然需要上億積分,才能構建出來!”
這已經比一臺奔騰2電腦都貴了。
江寒無語片刻,認真地研究了一下這份數碼相機圖紙。
好吧,問題應該是出在一些集成電路上。
替換成低端配件的話,估計5000萬都用不了。
如果還想進一步節省積分……
江寒呵呵一笑,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沒錯,使用系統的自動構建功能,要額外付出大量積分,作為“手工費”。
如果自己買元器件,動手組裝,那就便宜多了。
江寒稍微算了算。
按照最省錢的方案,可能連1000萬積分都用不了……
當下不再猶豫,立即將圖紙再次打印了一份,然后去商品列表里按圖索驥。
江寒想要打造的,是一種線性掃描相機,這是數碼相機的一個子類型。
這種相機的圖像傳感器,使用的是線性CCD傳感器,也叫線性電荷耦合傳感器(Charge-coupledDevicelinesensor)。
普通的數碼相機,使用平面CCD器件,能捕捉焦平面上的二維圖像,而線性CCD傳感器,只能捕獲一維的線。
工作的時候,一條線、一條線捕獲,然后像織布機那樣,一點點拼成完整的圖像。
沒錯,一般的掃描儀里,用的就是這種線性CCD傳感器。
這種相機也有自身的優點。
首先是分辨率。
即使最垃圾的線性CCD,也能輕松超過單行10000像素!
其次就是成本很低,低到你根本不敢相信……
線性掃描相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
先由線性CCD傳感器收集光信號,傳給模數轉換器,再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輸入控制器,最后傳給存儲器……
這個東西真正的難點,在于光路控制部分必須非常精確,隨便弄個東西當外殼,估計效果不會好到哪里去。
江寒想了想,花費10個積分,在系統中購買了一塊不透明的塑料板。
然后按照設計圖的尺寸,原封不動地裁剪、拼裝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