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牧聽不清少年的細語,但他知道少年們的想法,于是做一臉為難狀:“老師這……”
“你認不罰?”不等李牧拒絕,中年官吏便質問道。
“學生認罰,但……”李牧無奈應到。
“既然你認罰,我罰什么就是什么,雖然是做班首,但你也莫要懈怠,如你無法勝任,我便會取消你班首資格。”中年官吏雖然一臉嚴肅,但語氣親和。
“牧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厚愛,還請各位同學監督,以后如覺得牧無法擔任班首,可向老師提出。”
李牧這話很有意思,以后如覺得。也就是說,你們現在必須認同我班首的身份,即使不認同,那也以后再說。
既能先把名份確認下來,又讓人聽不出毛病。
李牧雖然貴為郡守公子,但確實想做這班首,因為他并不被郡守看重,郡守不會給他安排什么重要官職,他要這班首的履歷,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自大,不服輸,是少年心性。
少年們雀雀欲試,心想:這可是你說的,一個嗜睡的郡守公子怎能做好班首,將來不要怪我搶你班首。
中年官吏越看李牧越滿意,可惜有嗜睡的疾病:“好,那么現在開始入學典禮!”
眾人按照位置站好,因為李牧是班首,站在了前列,帶領少年們。
“秦國變法之后,要想為吏,必先學法。而想學法,必先入我法家流派。我法家主張富國強兵、以法治國……”
中年官吏介紹宣揚完法家思想后,莊重的問到:“爾等對我法家宗旨可有異意,不滿,不喜?”
少年們低頭不語,如果出聲反駁,必定被請出官塾,無法學法。
“既然無人有異意,那么就表示你們愿意加入我法家流派。”
“行拜禮,祭拜創立壯大我法家的各位先賢。”中年官吏對著懸掛在大堂的畫像,開始行禮。
少年們有樣學樣,紛紛行禮。
禮畢,中年官吏面對眾少年表情溫和了一些:“從今以后,你們就是我法家門徒,我叫劉設。”
接著,又指著身邊的另外兩名官吏:“這是馬界,這是孫舍,這二位以后就是負責教你們秦國律法的老師。”
“那劉師教我們什么?”見劉設說另外兩位是教他們律法的老師,而沒有說自己教什么,有少年好奇。
“等你們學全律法,通過我的考核,我便會授于你們律令。”
律令!眾人激動不已。但也有人心生疑惑,難道學了律法就能使用律令,不需要文氣?
“李牧有疾,可能會耽誤學法。李牧,如有不明之處,以后你可隨時來找我,我就在官塾內,一般不會離開。”已經確認了師生關系,劉設不再叫李牧大公子,而是直呼其名。
“學生多謝劉師厚愛。”李牧鄭重行禮。
一旁的少年們又升起了嫉妒心,這明顯是特殊待遇,開小灶啊!不過還算可以理解。
“入座,接下來請馬界,孫舍二位同僚授法。”
馬孫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介紹著秦國律法和規矩。
“我秦國《秦律》,法規深嚴,細分《盜律》,《田律》、《倉律》、《徭律》、《戍律》、《傳律》、《屯表律》……
“……百余條律文,一日授一律。一年后爾等跟隨我二人身邊,在衙門觀察學習參與,為期三年,優異者直接為官為吏。”
等二人說完后,劉設再次開口:“知道法不難,會法也不難,難的是判定他人是否違法,是否另有隱情,又該如何處置。”
“切記,法不容情。不可因私枉法,因情徇私,知法犯法。”這一句,劉設帶有警告提醒的意味。
“學生牢記。”眾少年連忙表態。
劉設點了點頭,示意馬,孫二人繼續授法。
“那么今天我們就先說《盜律》,盜律第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