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執意這么干,唱片公司將會在版權過期之后全部收回來,同時新的歌曲一首歌的授權都別想拿到。
雙方協商過后,各退一步,壓縮到了一周的時間。
免費這個東西對于各大唱片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刺耳的詞,早些年已經被Napster搞出了心理陰影,可謂談之色變。
唱片公司同樣也害怕羅晟攪亂市場,到時候互相燒錢,蘋果公司的iTunes也跟著免費,大家都沒錢賺。
不管怎么說,羅晟的免費**還是被極大的壓制了下來,不過一周的免費暢聽福利依然為MusicSpace帶來了不俗的吸引力。
懷特在這款軟件推出后的第二天,通過BlueSpace的推廣得知了這款PC端的音樂軟件,到了今天已經過了免費期。
爽了整整一周,懷特恨不得時光倒流回去,那種任意暢聽想聽就聽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奈斯。
懷特想過重新注冊一個新用戶,到期之后又換一個,如此一來基本可以一直免費聽下去,但發現MusicSpace的注冊機制跟BlueSpace一樣是要實名制的。
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白嫖黨的泛濫,再一個便是北美用戶的版權意識,道德層面也有一定的約束,關鍵是人們不會輕易的拿出自己的身份去授權給別人使用,歐美人對于涉及到**的事情很是敏感。
事實上,藍星科技在這方面頗為寬松,要是換做唱片公司來,絕對是嚴防死守,把各種途徑能想到的都堵死。
但藍星科技不一樣,這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用戶數量很重要。
尤其是公司還在發展階段,用戶數據亮眼,羅晟找VC融資的時候更有底氣大聲說話、用更少的股權出讓拿到更多的融資。
如果不是唱片公司的威脅,羅晟絕對會更加寬松,先廣撒網,差不多了再把免費福利一取消,即便用戶丟失一半,剩下的都是優質用戶,最終的絕對數增長率一定比現在更夸張,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懷特搜索了說唱歌手[Eminem],一覽目錄表選中了一首單曲《LoseYourself》,可以試聽90秒,果斷接上音響設備點擊播放,身體不自覺的跟著音樂的節奏抖了起來。
然后點擊購買,一看價格懷特驚訝的喃喃道:“上帝,這么便宜?居然只要0.59美元/首?”
愣了一會兒,懷特沒有任何猶豫果斷點擊購買,他是一個比較時尚的互聯網玩家,有自己的PayPal,而音樂商店接入了PayPal線上支付。
旋即開始在上面瘋狂購買,一口氣勾選了100首單曲,支付了59美元。
若是一個華國人看到了,絕對會驚掉一地眼球,折合匯率一首歌要將近¥5元,跟打劫沒什么區別,聽一首破歌要五塊錢?
但在北美,一首歌0.59美元絕對是超級便宜,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即便是在北美,大多數的互聯網用戶仍然是通過購買CD、下載盜版的方式獲取音樂,而盜版是違法的,蘋果公司的iTunes終結了盜版下載,Napster關門大吉。
蘋果公司的iTunes通過以0.99美元/首的低價格吸引著用戶,沒錯,即便0.99美元/首都是低價格,而MusicSpace音樂商店0.59美元幾乎比iTunes都便宜了一半。
也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有些外國人到了華國,上網干的第一件事情為什么會是瘋狂下載音樂了,因為全都免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