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是0.59美元的定價也是羅晟跟唱片公司扯了不少嘴皮子爭來了的,唱片公司答應授權給藍星科技,但協議里面也附加了很多限制干涉條款,比如數字音樂的售價問題,因為協議條款是按分成的,要是賣的太便宜了,唱片公司就少賺。
蘋果公司的iTunes定價0.99美元同樣跟唱片公司扯了不少嘴皮子才達成的協議,沒辦法,版權在唱片公司的手里,眼下數字音樂市場占據的市場份額太少,自然話語權少。
這一點上,唱片公司很固執,態度很明確,你想賣多低的價格是你的事情,你自己補貼,每賣出一首歌曲的分成就按目前蘋果公司的標準價0.99美元來執行。
羅晟并沒有跟唱片公司扯嘴皮子,眼下還沒有站穩跟腳,只好暫時供著這些大爺們,動不動就收回版權中斷授權相威脅,羅晟也拿他們沒什么太好的辦法。
只好自己不賺錢了,歌曲銷售的分成按0.99美元/首分成60%給唱片公司,而實際銷售以0.59美元/首,換句話說,羅晟的這個決定等于讓MusicSpace平臺上每賣出一首歌,他現在要虧損0.004美元,銷量越高公司虧損的就越多。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讓iTunes難受,羅晟現在完全可以接受MusicSpace平臺一分不掙,甚至虧錢,目的只為了爭奪用戶。
但蘋果公司嘗到了iTunes+iPod組合兩頭大賺的甜頭,突然想要把價格降下來,等于iTunes少賺了一半的利潤,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蘋果目前的股價正在全力沖刺階段。
以iTunes上億的用戶規模,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iTunes+iPod組合在過去短短的三年之內為蘋果公司帶來了100億美元的營收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價格也不是說降下來就能立馬降下來的,想要讓一個人把吃進去的利益再拿出來而且一拿就是半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羅晟打的組合拳,競爭對手要是能面面俱到,全部都應對得及時而且成功穩住,沒有任何紕漏,那也沒什么好說的,只能說你厲害,然后回頭想新的招數,練出來再出來PK。
……
國際版的MusicSpace推出時間超過一周,在第八天的時候成功突破了100萬的用戶規模,羅晟耗資將近2億美元的代價被投資者質疑,剛剛得知消息著實嚇了他們一跳。
隨著MusicSpace上線一周,羅晟再一次讓投資人乖乖地閉上了嘴巴,通過一次又一次“打臉”投資者而建立了他的權威。
投資者現在非常興奮,因為MusicSpace如此亮眼的開局成績讓他們看到了有希望與蘋果公司iTunes一爭高下的可能,并且這種可能性比他們原本料想的要更高。
要知道蘋果公司靠著iTunes+iPod組合在步入新世紀之后完成了咸魚大翻身,賺的盆滿缽滿,不少人都為之眼熱。
毫無疑問,藍星科技的幾大投資人都希望羅晟能夠從蘋果身上啃下一塊肥肉來。
MusicSpace的增長勢頭確確實實讓蘋果感受到了壓力,盡管現在的體量規模和iTunes完全不成正比,但只要看看藍星科技旗下別的互聯網產品的增長曲線,不重視絕對是腦子被門夾了。
迄今為止,藍星科技推出的產品還沒有失利過,即便惡評連連的Reddit.c網站都越罵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