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身位同行真的很氣人。
在MusicSpace上線之后第十天,蘋果公司匆匆對外宣布即將推出iTunes新版本,即Windows版本,屆時PC用戶也能使用iTunes這款產品,顯然是感受到了壓力,MusicSpace來勢洶洶,要是對此無動于衷,PC市場就是對手的天下了。
不過,喬幫主依然很傲嬌,不屑跟風MusicSpace的一些新創新功能,至少現在沒有,也沒有急于跟對方進行燒錢大戰,一來是阻力太大,二來現在就這么拼,太虧了,雙方都體量不成正比,再說了MusicSpace才出來,雖然開局亮眼,也引起了蘋果公司的重視,但威脅程度還沒有到iTunes被推向生死存亡的地步。
在五月份,羅晟又在北美被諸多媒體廣泛報道,其中《硅谷》雜志直接刊登了一片文報道讓他在歐美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
報道中,附上的人物封面特別的惹人注目,分別是羅晟與喬布斯,封面著重強調了雙方的年齡,前者1985年出生,現今19歲,后者1955年,現今49歲。
媒體報道每每提及羅晟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用或多或少的筆墨來強調他的年齡,字里行間都表示對其年紀輕輕而取得現今的成就而驚嘆。
羅晟正是被《硅谷》雜志冠以“互聯網之子”的稱號,他在互聯網領域閃電式崛起,改變了以往硅谷誕生一個新的模式并驗證得以成功,而后華國這邊復制也成功的局面。
現在是全球互聯網界都一批人在競相模仿他,最大的貢獻就是點贊功能,現在幾乎每一家網站在更新版本之后,都有這個功能。
而隨著產品的上線,國內互聯網界,一大波的跟風正在來襲,滕訊內部立馬就立項了[QQ音樂]項目,還有別的初創公司,例如[酷我音樂]項目、[酷狗音樂]項目紛紛上馬。
雖說前段時間業內人士大多都在嘲笑羅晟人傻錢多,但嘲諷歸嘲諷,并不妨礙跟風,尤其是在看到硅谷那邊的風評之后更加堅定了。
不得不說的是,國內的互聯網界大多數所謂的資深從業者都對硅谷那邊的風評看得很重,仿佛成為了一種不成文的標準。
恰恰因為如此,把藍星科技和羅晟置于一個無比奇特的位置,讓國內的互聯網界人士心情很復雜,心中有些不服但又不得不接受,甚至少部分業內人士的心態是扭曲的,如果羅晟是個外國人他們更愿意接受,而羅晟偏偏是個徹頭徹尾的華國人,他們反而難以接受了。
甚至藍星科技和羅晟的成就越高,他們反而越不爽,但不接受也得接受硅谷科技圈都在跟風。
國內互聯網在這個年代算得上是個蠻荒時代,藍星科技已經成為了眾多互聯網創業團隊競相模仿的對象,現在的業界有一條不成文的共識,甭管是什么,只要羅晟在做的,那就大膽的跟進,準沒錯。
先不說跟風能不能搞出名堂來,但有一點可以保證,跟風羅晟起碼拉投資要比不跟容易的得多,退一萬步講,就算最后競爭不過藍星科技,那也可以把產品賣給對方嘛。
聰明人還是很多的,許多跟風者實際上壓根兒就沒有想過長久做下去,而是先做起來,然后等著藍星科技將來并購,或者被其他大公司并購,最終套現離場。
投資者非常青睞跟風羅晟的創業團隊,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