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下評論區,看到ID“無敵的我依舊無敵”這位讀者老哥的長評很是感慨,昭靈也在這條評論里留了言。
還是關于內容水的問題。
正好,這位讀者的評論是個很好的案例,可能代表一部分讀者群體,就拿出來說說。
這位讀者的原話這里就不列出來了,有興趣的可以去逛書評瞅瞅,大致意思是:作者寫一些數據查了很多資料,花了很多時間,被說一句很水,作者可能會氣的罵娘。
就和昭靈留言說的那樣,罵人倒不至于,氣什么的也還好,不然從業多年早就被氣死了,就是有點略無奈……
這位讀者的評論,昭靈的理解是,大意就是說:你查閱了很多資料,列了數據,但并沒有什么卵用,我就是不喜歡,所以很水。
無奈在于此。
這位讀者說:如今網文本就快節奏,說句難聽的,很有可能有些劇情細節都看不到,你給我一堆數據,我不可能認認真真的仔細看,況且數據的真假與合理難道要我算?
當然不用你算啊,當然你也可以去算,這就是個人行為喜好的問題了。
可你算不算和數據本身也不沖突啊,昭靈把數據搞錯了才是真正的沖突了。
你如果是一位不在意細節的讀者,略過就行了,不用去在意合理與否,說句實話這樣的讀者屬于超級寬容的讀者,是作者做喜歡的讀者。
但不是每一個讀者都能這么寬容,總有幾個較真的。
這不,評論區正好就有另一個讀者老哥較真了,他就在糾結融資的問題,說這里錯啦,還熱心的在評論區留言了,他舉例說估值1個億,融資1千萬后,估值是1.1個億,但是昭靈寫的呢,是融資1千萬最后估值還是1個億,所以他就提出疑問了。
這位讀者應該是屬于對融資問題了解一半,還有一半可能是知識盲區,所以提出質疑。
我跟他說,你這個可能以投前估值去理解的,這么理解沒錯,對的。
但融資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有投前估值方式、有投后估值方式,有股權融資、有債權融資,他還把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沒理解透。
你看,昭靈精簡的寫就有這樣的留言了,這位讀者他理解錯了嗎?沒有,昭靈也沒有寫錯,只是遇到知識盲區了,昭靈資訊過專業人士,縮小相關方面的知識盲區,僅此而已。
上面這些昭靈都沒有在書里面寫,真寫了才是水漫金山。
回到“無敵的我依舊無敵”這位讀者老哥的話題,這位老哥的意思是,你不要列這些東西出來,不要列什么數據,我不會在意,更不會去計算其合理或正確問題,所以你不要搞這些了。
坦白講,這位讀者的話有點自私,因為這本書是面向公眾的,不是專門為某一個讀者定制的,如果昭靈按“無敵的我依舊無敵”說的做,那上面留言融資問題的那位讀者怎么辦?
那對昭靈來說也是傷害,因為受眾更小了,訂閱的人也更少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昭靈同時都負責了,“無敵的我依舊無敵”這位讀者比較寬容,不在意細節,那略過就行了啊,但是你不能自己不在意細節就要求作者不在意細節的啊。
就說本書多輪融資,主角股權比例的變化、各大股東股權比例在幾輪融資下來的變化,昭靈在每一次融資都是一次性直接列出結果,也沒有進一步細寫每一個股東按股比出資多少,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少寫一些無用的內容,但有些數據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節選劇情中藍星科技的A輪融資情況。
藍星科技A輪融資,出讓12%股權,投后估值50億,股權結構分別為:
期權池預留12.276%、羅晟64%、滕訊9.37%、軟銀4.45%、高盛3.35%、創投3.13%、IDG2.8%、其它0.624%
你要是不在意細節,瞄一眼就過去了,但是你為什么要求這些數據不能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