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的問題不用擔心,如果銀行不貸款給公司,我個人出錢借款給公司。”
聽到羅晟這句話,姚建鴻沒有疑慮了,關注他的一些新聞報道就知道,他前些年多次拋售持有的藍星科技股票,套現了五十多億美元。
這筆錢是明面上的資金,羅晟可以高調的拿出來用。
但實際上,這五十億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通過對賭北美房市,現在已經變成了480多億美元了,從里邊直接拿10%左右出來就行了,其它的資金為了盡可能的延后被曝光自己做空過北美房市,得經過一些復雜的運作才能應用起來。
羅晟補充道:“資金問題反倒是其次,盡快在日本地區網羅人才,研發中心的建設盡快搞起來。”
姚建鴻點點頭:“明白!”
事情交代了一番,他也離開了羅晟的辦公室。
把對方的人才收入囊中為自己所用,不僅僅可以壯大自己,同時也能扼殺對潛在競爭對手于搖籃,既然日本企業放棄了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意圖再重新撿起來這種事情就不要想了。
索尼這些日本企業就算再涉足智能手機行業,也只是淪為小眾而已了,在這個行業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羅晟在自己的辦公室待了一會兒也前往了蔚藍海岸實驗室,下午又主持召開了一場技術部的會議,白朗、陸思明、李淳勝等人全都在列。
他們在經過一系列的磨礪,如今已經可以勝任產品經理的職務了,手下都帶領著至少兩個以上的開發項目,直接管理的工程師團隊規模都在百人之上。
“這次公司并購索尼旗下的Cell業務以及在日本建立研發中心是很好的機會。”羅晟面向與會的一眾技術主管們說道:“我們本國的工程師太少了,優秀的工程師更是稀缺,不能一味的挖角,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所以,我們還需要從內部尋找有天賦的年輕工程師加以培養。”
停頓了片刻,羅晟補充道:“今年還有一到兩個月收官,我決定從明年正式開始,今年末開始籌備,我們每年都要不停的從公司內部挑選出優秀的年輕工程師,尤其是具有開拓精神的年輕工程師,資助他送他去國外深造,去日本橫濱我們建立的研發中心和日本的優秀工程師們學習,去北美德州奧斯汀的研發中心和美國的優秀工程師們學習。”
當然,羅晟也不傻,公司出錢資助并給渠道送大量的員工出國深造不是感性在驅動。
而是要簽合約與競業協議的,深造過后學成歸來不能馬上就離職單干或跳槽,必須要留在公司至少工作八年,鎖定期滿了之后,這名員工才能自己決定去留問題。
不然,萬一公司耗費巨大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去精心培養出來的一個人才,結果學成之后沒有為公司貢獻任何價值,直接就離職單干或跳槽,甚至反過來和母公司競爭,那豈不成為“IT界的黃普軍校”了,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雖說蔚藍海岸公司的待遇已經是與國際接軌,世界頂尖層次的水平了,公司正處于高速上升期,且公司本身就是一個施展個人才華的巨大舞臺,跳槽或單干的概率很少。
很少也不代表沒有,還是有的。
所以一碼歸一碼,該簽的約定一個都不能省,這是對雙方負責任的體現,有了一層契約關系的保障能消除彼此間潛在的信任危機。
人才問題在羅晟這里是他永遠都關心的重點問題,國內相關的人才基數太少了,優秀的人才更少,還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又往國外跑。
羅晟再天才可也終究是一個人,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業卻是無限的,隨著事業不斷上升,兩家公司的盤子也越來越大。
如今藍星科技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員工總數已經突破了7萬大關,蔚藍海岸公司也突破了三萬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