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宴地點在市中心最好的一家高檔酒店進行,市教育局的領導、以及本地的企業家現在都已經到場了,各自坐在現場的桌席上。
此外,羅晟也特定請來了鄉下的幾位教師到場。
對于在場的本地企業家來說,此次前來捧場不是羅晟的榮幸,而是他們的榮幸,哪怕是來打個醬油都好,也是一種資本啊。
秦微木和蘇婭黎以及其它的“羅晟公益基金”的員工坐在一張桌席上,隨著午餐會正式進行,羅晟在一陣掌聲中登上了現場的一個簡約的舞臺上。
“感謝谷封的企業家以及市教育局的領導前來捧場,首先祝賀大家新春快樂。”羅晟簡單的開場之后便迅速切入正題。
“今天的這場午餐會是以‘羅晟公益基金’的名義發起的,我們成立這個公益基金有段時間了,網傳是慈善基金,不完全正確,應該慈善教育公益事業,‘羅晟公益基金’成立的目的是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確切的來說是鄉村教育,我們把資源向農村傾斜,向最薄弱的教育環境傾斜,至于發達的教育地區也用不著我們,本來就不缺資源。”
在場的本地企業家們聽到這話頓時倍感蛋疼,合著這次請大家來吃頓飯,怎么看待會兒是要捐款的節奏?
臺上的羅晟有條不紊的說道:
“這幾天我正好下鄉探親,也親自深入鄉下的學校調查了一下,讓我意識到扶持落后地區的鄉村教育事業就是我要做的公益事業,這不是建造一個學校就能解決問題的,這里面涉及到了一系列的配套設施,良好的寄宿環境、生活、老師的配套,課外活動的設置,心里的關懷。”
“所以我想,扶持鄉村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必須經過導向、效率的導向、公平的導向、把資源用在刀刃上,我要有效率,我實希望錢花的少一點,事情辦的多一點,要滿足孩子們和學校的基本需求。”
“我們千萬不能把寄宿學校變成貴族學校,寄宿學校是讓學生們享受學習的樂趣,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享受奢華的生活。我發現有些地方的公益學校是越建越好,這個就是典型的建出了貴族學校,反而得到負面效果。”
“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給農村的留守兒童,給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一個公平的教育機會,我難以想象農村里面幾個學生、幾個老師能夠提供多少優質的師資力量。在城市里面,教以學校為主,育以家庭為主,但是在農村今天的問題就越發突出了,學校既做不到教,因為規模太小,家庭也做不到育,因為父母不在身邊。”
幾位被羅晟請來了的鄉村教師聽到他的發言講演深感認同,現在的情況基本跟他話說的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看來首富是真的親自到實地去考察過來才會有這番言論。
幾位鄉村教師仿佛看到了新的曙光一般。
這時,羅晟自問自答式的說道:“可能有的企業家會說,我們當年都是鄉村教育走出來的!當年?今天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了,當年剛剛恢復高考的時候,內地最好的教育資源就在鄉村,下鄉的知青、老師都是農村的,后來高考越來越好,優秀的師資力量都流入了城市。”
“我就拿自身的例子距離,我父親原本是鄉下教書的,現在已經在市里中學教書了。所以現在的農村教育已經不是你想象的當年的教育,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去看看鄉村的情況,很多都是孤寡老人帶著孩子,父母都在城里打工,他們沒有所謂的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