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問題比大家想象的要多得多,所以我想,鄉村學校應該是家校合一,既要教的好,還得育人,所以生活老師的培訓要擔當起父母的角色,要給孩子以愛,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這一套在美國、在歐洲在很多寄宿學校已經是非常好的系統,就包括今天內地的一些寄宿制學校也有很多經驗可循。”
說到這里,羅晟拿了杯水喝了一大杯潤潤嗓子,他全程都是脫稿演講,這一點在場的人無不佩服。
羅晟放下杯子然后說道:
“建一個學校、建一棟宿舍是容易的,但把這套體系建立起來卻不容易,這才是我們對鄉村地區家教合一的關鍵點。還要考慮到孩子們的營養、各種各樣豐富的課外活動,拓展孩子們的視野。”
“你們知道這次我回鄉下探親和鄉親們聊一些家長里短,他們說最怕孩子回家跟著爺爺奶奶,因為爺爺奶奶們管不了那么多功課,等同于放野馬式的到處跑,上學路上又一兩個小時,問題真的挺大的。”
“所以我認為,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投資最薄弱的環節才是我們‘羅晟公益基金’應該做的事情,寄宿制學校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家企業能做起來的,而是需要整合各地的資源,在這里我非常感謝大家踴躍提建議,‘羅晟公益金’也在探索過程中,但是我最希望的是在鄉村寄宿制學校建立的過程中,各地企業家能力所能及地給自己的家鄉做點事情。”
“比方說你是哪里人就專注那個地區,或者你出來的那個鄉村、縣城、當地市區,沒必要非做到外地去不可,自己家鄉做完了可以做到外地去,每個人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情是多么的重要,而且你的個人精力是有限的,我們每個企業家都想為社會做點什么,我們大家整合在一起,就會做得更好。”
“你不一定非要建造一所學校,為這個學校提供一輛校車、一批教學資料、校服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我在想,接下來通過今天的午餐會我們大家一起發力,如果大家有興趣,請跟我們的‘羅晟公益基金’秘書處聯系,我們會把這個標準、把大家的經驗進行相互分享,同時鼓勵大家各自出力,為自己的家鄉做事情。”
“如果著眼于未來,這是鄉村教育必須要走的路,所以為了鄉村教育公益事業,我們正在不斷探索,校長、老師、師范生、到建校,我們正在積極推進中。”
“現在看來建校并校最困難,但是最需要有人去推進,‘羅晟公益基金’愿意去推進,如果現在并不掉的、建不起來的,我們將來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搞起來,但是今天如果一下子用互聯網做起來可能問題更大,這個我們也需要好好的去評判才能做出決定,要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至于其他的路,‘羅晟公益基金’也正在探索。再次感謝大家……”
羅晟說到這里的時候,與會的所有人都獻上了熱烈的掌聲,尤其是從事鄉村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們,對此更是充滿了期待。
最后,羅晟再次補充道:“你們每一次的參與,每一次網上的關注,不一定要點贊,翻一番、看一看、聽一聽,來吃頓飯,來交流一下我們都充滿了感恩,代表所有的孩子向大家表示感謝。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了,沒有關系的,但是你可以參與,你傾聽就是參與,你翻開文章看看就是參與,你給別人提提建議就是參與,我感謝今天所有的企業家,大家的身體力行。”
末了,午餐會上再度響徹熱烈的掌聲。
講演結束之后,很多人也暗暗感慨不已,對于羅晟的格局暗嘆自愧不如,到底是世界首富啊,這就是境界。
接下來,本地的企業家們開始紛紛來羅晟這里敬酒攀談,在場人基本上都是人精,溜須拍馬之類的話是不動聲色的,言語吐露甚至都感覺不到他是在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