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互聯網時代,社交、搜索和瀏覽器就是互聯網的三大入口,而藍星科技在其中兩大入口是霸主地位,搜索方面也可圈可點,技術是完全沒問題的,只是光有技術還不行,比技術更重要的是生態,搜索這一塊在海外市場輸了生態,說白了就是輸了時間,所以只能建立中文搜索引擎的生態。
三大入口之一的瀏覽器顯然是很重要的流量入口,很多著名的公司都是依靠瀏覽器發展壯大的。
無論用戶是看電影、玩游戲、購買火車票,瀏覽器都可以幫忙搞定。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器的霸主地位似乎消失了,用戶的時間和場景更加碎片化,使用更多的是APP這種最直接的互聯網入口,通過瀏覽器進入會顯得麻煩且多此一舉,因此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器的地位遠不如PC時代。
但在智能手機興起的初期,業界多數人相信移動瀏覽器將成為手機流量入口,正如IE在PC上的重要性一樣,這也是佩奇當初建議開發瀏覽器的原因,當時大家都這么認為。
但隨后又改變了這種觀念,覺得移動瀏覽器被高估了,原因就是用戶的時間和場景進一步細分碎化,手機里面下載越來越多的APP應用軟件,這個時候大多數人認為APP占據了優勢,移動瀏覽器并沒有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入口。
所以大家又變心了,除了藍星科技。
而到了今天,全球互聯網行業進入了下半場。
下半場的意義便是用戶紅利的逐漸退潮,國內用戶已經接近峰值,用戶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增速明顯放緩,獲得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
在這些年里,有人來有人走,惟有藍星科技的Afarid瀏覽器始終如一的默默耕耘,實現了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崛起,進而輻射PC端,到現在多個端口全面開花,如今在瀏覽器領域已經完成了接近60%的市占率。
眼下,業界發現情況不對了,谷歌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發現瀏覽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低估了。
因為數據不會騙人,谷歌內部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發現移動瀏覽器的使用增長快于APP,在這項調查中,前50大移動公司里面,來自APP的流量大于移動瀏覽器的只有12個,剩下的無一例外主要流量都是來自于移動瀏覽器,這50個公司里,來自移動瀏覽器的流量是APP的兩倍還多。
這說明了一件事情,即,移動互聯網流量越來越趨向于集中,表現形式便是Afarid的成功。
目前整個行業的APP超過300萬個,其中日常更新的獨立APP數量接近100萬,而一個應用商店的首頁推廣位也就十幾個,最多幾十個頂了天。
許多APP獲得一個真實用戶的成本太高,對于創業公司來說代價太大,獨立APP的存在有時候可能毫無必要,而依附于移動瀏覽器的WebAPP或許更加實用。
谷歌看到了更要命的事情,那就是未來的Afarid瀏覽器極有可能會讓用戶成為Web的唯一選項,以后大家就的受制于藍星科技的技術和標準。
藍星科技要是不高興了,說弄誰就弄誰,不死也得脫層皮。
羅晟看著視訊會議里的張博文等人,輕松的說道:“拆分的可能性20%都不到,這一點咱們和硅谷的利益大方向是一致的,技術壟斷又不是我一家,硅谷那些過千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巨頭,哪個不是壟斷公司?再說了,他們也得掂量掂量我手里的金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