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形,羅毅更覺得無所謂,只要山山沒事,他就無所謂,隨后的時間里,羅毅便一直和山山膩在一起不聞窗外事。
就這樣,時間飛逝兩人如膠似漆,直到某一天,山山被書圣召回,羅毅才被迫與之分開。
分開之后,羅毅便回到了書院繼續看書。
在那之后,羅毅也曾多次去見山山,并且山山已經同意不論什么地方,她都愿意跟隨著他,這讓羅毅高興得睡不著覺,在那一段時間里,羅毅還陪著她度過了很多事情,在旅途中,他們認識了道癡。
旅途過后,羅毅便將山山帶回了書院里,兩人天天給書院眾人撒狗糧。
…………
自從書院登山一役之后,寧缺和隆慶皇子這兩個名字,便經常被修行世界里的人們拿來相提并論,雖然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寧缺的資格還顯得稍微欠缺了些,但事實上很多人已經在心里把他們兩個人當作了傳說中的一生之敵。
在寧缺看來,一生之敵是一種過于熱血甚至顯得有些狗血的說法。比如蓮生大師和小師叔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生之敵,蓮生大師只怕內心深處也有如此想法,才會生出諸多羨慕嫉妒恨,然而小師叔想必沒有這種興趣,終究不過是實力境界的問題,只要一方夠強,那么他便有資格無視對方的苦難和奮斗。
站在最高峰頂那株青松之下,何必回頭去看漫漫修行路上曾經的同伴、曾經的敵人用了你無數倍的心血才走到山腰間的風景?
此時車廂里的寧缺并不知道隆慶皇子遭遇到了些什么,在射出那枝元十三箭后,他就知道隆慶皇子廢了,就算沒有死也必然廢了,因為一個自幼在皇宮里長大,又在昊天道門呵護下長大的西陵美神子,斷然不可能像他自己一樣可以無視任何苦難,笑呵呵又冷冰冰地面對一切障礙,然而逾越之。
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登上書院后山巔峰之后,便再也沒有把隆慶皇子當作自己人生的目標,或者說假想敵,無論隆慶皇子日后會有任何奇遇,有任何造化,他堅信自己只要擊敗過對方一次,那便能擊敗對方無數次。
羅毅當然知道寧缺所想,但是他并沒有去透露什么,身為這個世界里的主角,就必須要去承擔一些別人不能分擔的責任,搖搖頭,羅毅便看向了山山。
寧缺再次掀起窗簾,望向陌生的土陽城,秋時帶著書院諸生來前線實修時,曾經路經土陽城,只是那時夏侯借故沒有接見書院諸生,隊伍匆匆而過,他竟是沒有仔細看過土陽城的風景,須知此間的景色對他有別樣的意義。
意義在于土陽城是小黑子曾經生活和戰斗過的地方,而小黑子是他凄苦難言前半生第一個真正信任的朋友,他看著路旁那個半掩著門的糧草行,看著城墻高處模樣有些怪異的箭樓,想起當年在渭城時收到的那些來自遠方的信,想起信紙上小黑子提過這些地方,也提過他在這些地方做過些什么。
小黑子已經死了,死在那場微涼的春雨中,就死在老筆齋對門的那堵灰墻下,寧缺看著車窗外的景致,想念著再也看不到的人,情緒有些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