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楊廣眼中的追憶之色退去。
如今一切都晚了,他已經老了,精力不濟,不想再去管什么國家大事,只想好好享樂。
“哇,陛下的畫像好威猛,好真實,臣妾實在是有些情不自禁,嚶嚶嚶!”
“天啊,古之潘安也不過如此,能夠被陛下寵幸,實在是臣妾的三生有幸。”
“陛下,臣妾也要幅畫像,好不好嘛!”
…………
一群妃嬪圍在楊廣身邊,她們看著楊廣的畫像,不由雙目放光,立時鶯鶯燕燕起來。
連楊廣這個死鬼,都能夠被畫得這般英武威猛,那以她們的相貌,豈不是可以畫得更加好看,說不定還可以流傳千古呢。
楊廣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對于妃嬪們的央求自然是連連答應。
他看向李逸之,長袖一揮道:“來人,李逸之的繪畫,朕甚為滿意,特賞賜黃金千兩,綢緞百匹,同時征為宮廷畫師。”
這李逸之就是個人形美顏相機,別說這些妃嬪,連楊廣都舍不得讓他離開,于是就征為宮廷畫師,天天都可以幫他們畫像。
李逸之皺眉,他可不想做什么宮廷畫師,先不說地位低下,還要整日要待在行宮內,根本做不到大事。
但是貿然拒絕,他又怕觸怒了楊廣,搞不好這條命,都要留在了這江都行宮內。
忽然,李逸之心中一動,這或許是機會也說不定。
于是他躬身一禮,朗聲說道:“啟稟陛下,作畫只不過是我的興趣愛好,草民的志向,其實是效忠陛下,牧守一方。這段時間,草民之所以沒有接到圣意,其實都是因為在家中閉門苦讀,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因而,與其讓草民做一名宮廷畫師,不如賞草民一個官職,這樣草民既可以報效陛下,也可以隨時入宮,好為陛下以及諸位娘娘畫像,豈不是兩全其美。”
楊廣起先是不悅的,不過聽李逸之說完,卻也不由點點頭,這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于是,他看向殿下為首的兩個文臣,詢問道:“虞愛卿、裴愛卿,你們看,哪里有適合李逸之的職位,最好是不得離行宮超過百里。”
虞愛卿是虞世基,裴愛卿是裴蘊,兩人都是楊廣身邊的寵臣和讒臣。
楊廣平日里不理政事,都是這二人代為處理。
虞世基和裴蘊對視了一眼,似有一種默契。
隨后虞世基走到殿中,躬身拜道:“陛下,以李逸之表現出來的才干,微臣以為,足可以擔任江都太守。”
江都為郡,治所在揚州,而揚州就在江都行宮以南三十來里,離得非常之近。
群臣聞言,不由深吸了口氣,神色震驚。
要知道江都可是上郡,江都太守是正三品的高官,而李逸之不過是個籍籍無名之輩,雖然畫是畫得比較好,至于才干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就連李逸之自己,都被虞世基的話給鎮住了,正三品高官,絕對是他沒有奢望過的。
但是經過虞世基一提,他的一顆心卻火熱了起來。
如果這事是放在太平盛世,那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可現在么,卻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虞世基竟然推舉自己為江都太守,恐怕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
畢竟他們彼此之間,可沒有任何的利益瓜葛。
李逸之的思維急速轉動著,他回憶著原著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