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恒遠問:“陳真人有辦法?”
“盡量。”陳陽知道他想問什么。
從陵山道場建造成功,就有一大群人,想知道這座道場到底是怎么弄出來的。
現在聽陳陽說,他正在恢復凡山道場,怎能不讓他們激動。
反正至少他們是沒有恢復的辦法。
要是能知道,具體的恢復方式,或許,說不定就能再建造出一座道場。
但是轉念一想,道場要真是能隨隨便便就建造出來,陳陽豈會不繼續建造?
陳陽道:“其他四座道場,陵山道場,每天可供一百名弟子修行。”
“南山竹海道場……”
他將事先就定下的名額,與他們說了。
四座道場,加在一起,每天可供七百人修行。
除了陵山道場之外,其他三座道場,每一座,每天開放兩百個名額。
“只限江南道門。”他補充并加重語氣說道。
“當然。”
他話鋒一轉:“每座道場,我會空出十個左右的名額,專門應付突發的情況。”
“不過這十個名額,得花錢購買,具體怎么做我就不在這里展開細說了。”
眾人聽著他對道場的安排,心情格外的復雜。
他們倒是希望,陳陽能把道場占為己有。
但也知道,除非他是傻子,否則絕對不會這么做。
寧恒遠問:“你說的是每天?道場的修行名額,按天計算?”
陳陽搖頭:“一周換一次。”
“別看我們道門現在加在一起有十座道場,但真的計算起來,十座道場,撐死了一天也就只能讓三千名弟子同時修行。”
“這三千人,一個月才換一次,一年也就四萬人不到。”
“這種效率,太低了。”
他搖頭道:“一周一次,一個月輪換四次,可以進入道場修行的弟子,就能翻幾倍,為什么不這么做?”
寧恒遠道:“足夠了,江南的真人沒有這么多。”
陳陽古怪道:“可能是我剛剛忘記說了,我的五座道場,不是只針對真人開放的。”
“普通的弟子,也可以進入道場修行。”
寧恒遠道:“普通弟子,沒有意義。”
陳陽道:“意義很大。”
“真人也是從普通弟子走過來的。”
“由國家冊封的江南籍真人,才多少人?連我算在內,只有79人!”
“地方性真人我沒有具體統計,但就江南,撐死了,地方性真人絕對不會超過一千。”
“一千出頭的真人數量,十座道場供他們修行,是不是太奢侈了?”
寧恒遠道:“不是你這么計算的,很多人,雖然不是真人,但也算在內的。”
陳陽道:“好,那我就當這類人群也有一千人,那也才兩千人出頭。”
“兩千人,十座道場,平均一座道場兩百人……”
寧恒遠再次打斷他:“你漏掉了散修和仙門的弟子。”
陳陽道:“你也漏掉了,我的五座道場,只針對江南籍的弟子。”
“可是…”寧恒遠道:“只修行一周,能有什么作用?”
陳陽道:“就算讓他們修行一個月,作用也不大。更何況,修行又不是只能依靠道場。不出去走一走,光靠道場硬堆,這樣修行出來的弟子,有什么意義?”
寧恒遠說不過他,看向明一:“會長,他如果讓普通弟子都進入道場修行,你覺得合適嗎?”
“我不是說,擔心他們浪費資源。但我們得考慮深遠,進入道場,就意味著,踏入了這個真正的世界,再不能隨心所欲,想還俗就還俗了。”
“普通人,不該接觸這些。”
明一道:“你的擔心不無道理,但并不是太大的問題,都可以解決的。”
真的要計較的話,法初,仁平,他們都只是普通的道士,也就懂得一些符篆之法,一些簡單的步罡。
就連開壇做法,都得幾人一起才行。
但你能說這些弟子,就什么都不知道嗎?
他們多少知道一點。
只是知道的不多。
如果說修行上,辟谷是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