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輛自行車。
父親嚴宏軍的是那種老式的鳳凰自行車,還有大杠的那種。而嚴誠的自行車是那種小的女式自行車,沒有大杠,當年是嚴宏軍80塊錢買的一輛二手自行車,在嚴誠四年級的時候作為禮物送給了嚴誠。
街市在聯心的村部,從嚴誠他們家往東五里路,再往南轉彎,一路上就已經開始有擺攤的了,大約在一里路的地方,那里是趕集集市聚集之地,人流大最大。
嚴宏軍自行車后面放著桶,三個甲魚上街賣,總歸是有人要的,不過他倒是有些擔心,那二斤多的甲魚,價格開多少合適,若是一百塊錢,能賣了就賣了。
父子二人蹬著自行車,不過十分鐘便是騎到了街市那邊。
“霍”眼前的場景讓嚴誠也是微微驚嚇。
那轉彎的一條路上,老頭老太太不斷的擠著,那自行車只能夠用手往前拖著,根本邁不開腳,兩側買東西的,賣東西的,吆喝聲喧囂的熱熱鬧鬧。
只看到老太太從小口袋里掏出一個手絹,一層一層的掀開,小心翼翼的數出一張十塊錢,遞了過去,小販那邊則是興高采烈的將那大包小包的種子交給了老太太。
不遠處,用鐵管做架子,掛著的衣服,上面的牌子讓嚴誠汗顏,上面阿迪達斯的logo,字母順序錯了一個。
叮叮叮的聲音,那是有人在用錘子在那牛皮褲帶上面一個眼一個眼的開孔。
現在的褲帶都是真皮,而且是那種極為結實的牛皮褲帶,每次趕集的時候,都有人擺攤賣褲袋,現場對那皮革進行裁剪,然后用沖子,將那皮革孔一個個的打好,幫你安好鐵褲帶頭,用很結實的棕色線,一層一層的固定牢靠了。
一些大媽在這時候,就會把一些穿壞的球鞋,斷了鞋底的鞋子,跑膠的鞋子,送到街市這邊來,有人專門是在這里修鞋子的,生意好得很。
那在往前走,轟隆隆的響聲,是拖拉機在冒著黑煙,那拖拉機上面還帶著一個小的機器,那是用來炸膨化果的。
膨化果是嚴誠他們這邊的方言,那機器上面有著一個鐵漏斗,將米放進去,那機器在皮帶的帶動下,不斷的旋轉,米受到高溫膨脹,在那機器的前方小口之中不斷的被擠壓而出,那膨化果咯嘣脆,兩斤米便可以膨化出大概半個化肥口袋那么多的膨化果,而且這1998年的時候,白糖還是比較珍貴的,一般人家舍不得放白糖進去,因為那樣會很甜,都是這專門出來做膨化果生意的老板,給你放上四五顆糖精,加進去之后,也是很甜很甜。一些人家會放一兩塊剪開的,嗮的干干的橘子皮,這樣的膨化果會帶著香氣。
嚴誠看著這熱鬧的場景,笑的合不攏嘴,2010年之后,趕集已經很少有了,那時候人都是到鎮上,或者直接去市區買,趕集的人看到生意不好做,賺不到錢,自然慢慢的,趕集就消失了,但是這1998年,趕集便是標準的農村人家采購的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