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參加這個同學會,就是想聽聽這些身處海外,或就職于跨國集團的同學有什么新思路。
而梁國,就是這群同學的代表。也是站在最高位置的人物。
他的意見,蘇明月會專注聆聽。
“其一。任何時期的市場變革,都會觸犯既得利益者的權益。你旗下公司的產品,就有這個問題。一旦大面積推廣,形成購物模式的主流。那群被你取代的陳舊購物模式。必將發起反撲。”
蘇明月平淡道:“任何落伍的觀念和模式,遲早被時代淘汰。”
“話雖如此。但有人就有江湖,就必須講究人情世故。”梁國抿唇說道。“如果不處理好多方關系。這條路會非常難走。甚至失敗。”
略一停頓,梁國開始下猛藥:“不瞞你說,我已經聽到風聲。幾家企業準備聯合起來圍剿你。讓你寸步難行。”
“甚至于——”梁國目光閃動道。“有人想低價收購你的公司。”
“我為什么要賣呢?”蘇明月神色平靜道。
“他們不會強買。但會讓你難以經營下去。”梁國緩緩說道。“等到你獨木難支之時,再低價收購。到那時,你進退兩難,必定陷入低谷。”
這回。還沒等蘇明月開口。
一臉緊張的楚云主動問道:“梁總。聽您這意思,我們家明月這算是懷璧其罪了?而且很難在商界大有作為?”
梁國清了清嗓子,平靜道:“應對之策肯定有。但想要一個人吃了這塊肥美蛋糕。所有人都會不高興。”
“什么對策?”楚云追問道。看起來,他似乎很為蘇明月的處境感到擔憂。
“找一個強有力的靠山。”梁總分析道。“后臺夠硬。資金夠充足。所有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楚云點點頭,問道:“那去哪兒找強有力的靠山呢?”
“近在眼前啊。”
有老同學出聲道:“梁國身為金隆投資駐華負責人。每年經手數十億資金。有如此龐大的資金鏈做靠山。再大的難題都能輕松擺平。而且。大家都是老同學。交情也在。共事起來也更加融洽。不存在信任問題。”
梁國卻避嫌道:“金隆雖然資金鏈充足。但我這個駐華負責人也沒那么大的話語權。必須產品過硬,有足夠大的前景,才能讓總部提供資金。”
頓了頓,梁國緩緩說道:“至于其二。像明月你打造的這款產品。國內試試水,能看出成效。但海外市場就沒那么簡單了。各國國情不同,針對的用戶群體也不一樣。一旦進度太慢,或者被人借鑒抄襲,到時候你想打官司,都沒有門路。”
桌上一群老同學議論紛紛,將一款原本潛力十足,已然在華夏市場引起熱論的產品推到了懸崖邊。仿佛一個行差踏錯,就會萬劫不復。
面對這諸多疑難問題。蘇明月神色清淡,似乎并未放在心上。反倒是楚云格外積極,認真說道:“聽梁總的意思,必須找到在各方面都有充分資源的大集團做靠山,我們這款產品才不會夭折。才能創造出本該具備的價值?”
“是這個意思。”梁國點頭。
“金隆投資有這個實力?”楚云問道。
“金隆是華爾街老字號投資集團。市值近兩百億美金。每年光是撥給華夏分部的資金,就接近三十億。”梁國詳實道。“金隆是絕對有這個實力的。”
“如果明月和你們金隆合作——”
楚云話音未落,梁國立刻搖頭說道:“楚先生。我說這些,只是給明月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不是談生意。今天是同學聚會,不是商務會議。”
楚云一聽就慌亂。就想尋找靠山的脆弱心理,明顯成不了大器。
而梁國的避嫌,對時局的專業見解。卻展現出強大的人格魅力。
這兩個男人的深淺,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