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大嘴巴沒辦法咀嚼也就算了,反正食肉動物很多都是這樣,但是這糟糕的撕扯力和難以咬斷獵物骨頭的咬合力卻讓他有些不滿意。
還有身體的顏色,想必一水兒的黑褐的體色是很難在叢林里完美隱藏的了。
莫歌回想著自己的出身。
其實如果假設自家那位家長真的是由一枚海鬣蜥蛋變異而來,這一切就很好理解了。
海鬣蜥本就是一種基本吃素的生物啊。
本身的特性也都是為了適應進食海底的水草而在漫長的時間里進化出來的,如今變成吃魚生存都已經是不小的改變了。
哥斯拉對于城市的破壞,最主要還是因為那無比龐大的體型,但是體型龐大卻不一定代表著獵殺能力強大。
實際上在自然界中,體型最為龐大的那部分動物通常都是吃素或者吃小魚小蝦的,性情也大多比較溫順,比如陸地上的大象,海洋中的須鯨。
那些最強的食肉動物,都只擁有適當的體型罷了,甚至大型食肉動物對比小體型的食肉動物在生存競爭上也不一定占優。
哥斯拉那相比起來顯得分外巨大的腦袋和嘴巴,也許只是更方便了它掃蕩海里的小魚小蝦呢?
還好巨大化的哥斯拉看起來倒是還算靈活,也有一些躲避攻擊和偷襲的智慧。
莫歌也繼承了一些優點,這雙大長腿也不是白長的。
前肢相對有些短小,但是殺傷力卻挺不錯的,靈活度也足夠。
話說自己捕獵陸地上野獸的行為是否是一種不務正業?或許吃魚才是哥斯拉的生存之道?
不過反正都是肉,能吃就行了,莫歌并不糾結于這一點。
反正看起來自己也挺適應在陸地上捕獵的。
身體條件畢竟只是硬件,技巧和智慧同樣很重要,比如人類就沒有太強的身體素質,但是那些原始人同樣能夠通過簡單的工具和各種手段順利的獵殺大型動物。
莫歌加深著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有了更清晰的自我定位,卻并不怨天尤人。
誰也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不是嗎?身為人類的時候是這樣,身為怪獸也一樣。
他也想投胎成那種可以口噴原子射線的大怪獸啊,但是以其無謂的幻想,還不如好好生存,努力完善自身來得實在。
填飽了肚子的莫歌繼續向著下游前進,他不知道自己如今所處的位置,也不知道那些人類現在到了哪里。
他只是覺得以其胡亂的往河道的上游走,倒不如往下游找找有沒有熟悉的場景,也許這樣幾率會更大一些。
根據諸天玉牌的信息,他只有四天的停留時間,可不能隨意讓費。
如此巨大的雨林要憑他自己探索的話,沒有地圖又沒有定位設備,幾個月都不一定能搜索多少地方。
所以還是要依靠對劇情的記憶來行動。
從白天到黑夜,莫歌仍舊沒有碰到那些人類,不過這種事他也沒有辦法。
夜色漸濃。
隨著黑夜的到來,夜晚的雨林甚至比白天的時候還要喧囂。
莫歌沿著河道走著,敏銳的聽覺讓他聽到了無數的響動,那種由無數蟲鳴和生物活動形成的聲響在他耳中匯聚成一片。
那是一首生命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