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歌看來,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的反射延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即信息處理延遲和信息傳遞延遲。
對于體型較小的生物、以及相對離大腦非常接近的頭部感知器官來說,神經系統的反射延遲主要體現在大腦對于信息的處理延遲,傳遞延遲則并不明顯。
但是當生物體型變得足夠大的時候,傳遞延遲或許就會比大腦的處理延遲還要可怕。
可以想象一下,當你想要做出某個動作的時候,你的肢體末端竟然要延遲一兩秒之后才能真正動起來,這會是個什么樣的情景。
直觀一點的比喻,這就相當于用配置很低的電腦玩大型游戲,你操作一下鼠標,電腦里面的角色要卡上一兩秒才做出相應動作。
這游戲還能玩得下去?
所以lol或者吃雞的時候請不要隨意辱罵那些菜雞隊友,說不定網絡對面就是個百米巨人在跟你組隊呢。
人家那是真的反應不過來,不是成心的好吧。
對于這種情況,其實可以從幾個方向來嘗試解決。
首先可以嘗試極限增加神經細胞的長度,減少化學信號在細胞間傳遞的次數。
但是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且如何兼顧神經細胞在身體里的覆蓋密度似乎也很難兩全。
第二種方式,或許可以考慮在身體的中段增加一個大腦組織,作為副腦存在,專用來輔助對于身體的動作控制。
這個方案的問題就在于,關于這個副腦的運作機制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建立起來的。
這并不是說生成一堆神經細胞堆在一起就能夠實現的,大腦的運作機理復雜程度可比骨骼、肌肉這些組織高出太多太多了。
況且還涉及到主副大腦的協作問題。
最為現實的或許就是收集一下擁有這種特性的生物素材,然而除了傳說中擁有副腦卻又被證偽的釘狀龍,莫歌還真不知道還有哪種生物擁有這種特性。
嗯,其實還是有的,傳說中正版日系哥斯拉就在尾巴的根部擁有一個副腦,只是真假之類的先不說,就算是真的,莫歌暫時也不可能干得過人家呀!
況且就算是擁有了副腦,神經系統的延遲情況也只能說是得到一定改善,遠稱不上比較徹底的解決。
而最后一種方式,則可以考慮借鑒一些原始生物的特點。
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一般分為兩大部分,即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部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則密布于軀干任何一個角落。
很自然的,脊椎動物的信息處理主要是由中樞神經系統來完成,而信息傳遞則主要是周圍神經系統來負責。
之前討論的兩種信息延遲也是基于這樣的機制。
但是其實地球上有很多被認為比較原始的生物神經系統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