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腔腸動物的網狀神經系統,蝸蟲的梯式神經系統,昆蟲的鏈狀、索狀神經系統等等。
還有頗為著名的太陽女神螺輪狀神經系統。
這些神經系統往往都擁有一個特點,它們的神經細胞并沒有極端的分化和集中,因此身體中各部分的神經節點都可以相對獨立的運行。
這也是這類原始生物通常表現出較強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它們大多數不用擔心大腦停止工作的問題,因為它們并不一定擁有可以稱之為腦的部位。
并且也因此具有較強的斷肢再生能力,反正斷了哪里對那些非常原始的生物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都不是什么致命位置。
然而,所謂的較強生命力也只是一種誤解罷了,這些生物或許對于物理損傷顯現出較為強大的抵抗力,但是卻不代表它們對于環境的適應性也一樣強大。
還有一點最為致命,這種生物也很難表現出穩定的智慧特征。
地球生物不斷向著脊椎動物的方向進化,并且神經系統一步步分化、一步步集中,最終形成如今復雜的系統,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脊椎動物的復雜神經系統,不僅保證了更有效率的對于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甚至在信號傳遞的基礎層面也更為優異。
以看似沒有弱點的網狀神經系統為例,神經沖動在這種神經網中的傳導速度為0.1-1.0米每秒,相比高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相差成百上千倍。
如果莫歌敢于將渾身的神經系統打散到全身,那么他如今的清晰意識很可能也會隨之消散。
而如果同時配備中樞神經系統和輪狀神經系統之類的東西,那么整個神經系統將會顯得極為臃腫先不談,還很有可能造成其他問題。
或許他會突然間成為一個擁有N個真實人格的瘋子。
或許他的全身各個部位會各自為政,成天吵架?
又或者他會徹底被生物的本能所支配,失去智慧生物的自我意識?
所以說,如果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地球生物的神經作用基礎——神經細胞的活動機制,那么想要徹底解決神經系統的極限反應速度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還好,潘多拉大陸之上的發現為莫歌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那些大陸上無數樹木之間的信號傳遞,靈魂之樹和聆聽之樹的異化特征,以及最為神奇的艾娃存在。
雖然不知道具體原理,但是莫歌懷疑,與還需要通過突觸之間化學信號來間接傳遞的神經沖動的地球神經結構不同,或許潘多拉樹木之間傳遞的,是真正的電信號。
如果說地球生物的神經傳遞速度現今理論極限是150米每秒的話,電流在導體中傳導的速度無疑要快上無數倍。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如果潘多拉樹木之間傳遞信息的速度也是百米每秒的程度,那么遍及整個星球的樹木之間的信息交換,耗費的時間得是多么的恐怖?
猜測到底靠不靠譜,還需要實際嘗試才能知道。
而莫歌現在要做的,就是從收集到的聆聽之樹素材中,提取出相關的特性。
或許這將是一個困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