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是這樣的人類,卻已經可以輕易滅殺大多數所謂的怪獸,所以說,莫歌的怪獸之道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不過相比于人類,在深海探索方面莫歌或許還會更有優勢得多。
他早就擁有了深海潛水的能力,大洋中脊的三千米左右深度正在他的深潛范圍之內,一兩個小時的潛水時長基本夠用,再加上在深海中雖然受到限制也依然強大的各種感官,莫歌一路搜索過去并沒有碰到任何困難。
唯一不足的就是探測距離的問題,以莫歌為中心的探測圈遠不足以覆蓋整個海底山脊的寬度,甚至可以說是只能覆蓋非常細小的一條路徑。
不過反正也是順勢而為,這點耐心莫歌還是有的。
實時也證明,他事先的判斷并沒有錯,即便不依靠人類資料,他也憑借自己的親力親為找到了幾個新的熱液噴口。
只是很可惜的是,在這些熱液噴口附近莫歌并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不著急,離最終期限還有七八天時間,應該是完全足夠了。
如此又過了一天。
依然是一個陌生的熱液噴口,并且不是資料中的任何一個。
遠遠的莫歌就通過聲吶反應發現那明顯區別于周邊環境的海水波動,而等到真正靠近之后,一些更加細微的物體開始進入他的探知。
此時倒是顯露出取消背鰭上生物發光特性的一些不便了,在這深海環境中,除了一些生物自身散發的光芒之外,完全可以說是徹底的漆黑一片。
而不管是電磁波探測還是熱輻射感應,也由于電磁波長的緣故會受到海水的極大削弱。
所以在海水中遠程探測最終還是聲吶最為方便,當然距離近了之后熱輻射感應也依然是不錯的選擇,還有一種很長時間以來比較少用的手段,那就是往海水中釋放微弱電流,形成電流場來產生感應。
多種感官綜合之下,雖然沒有可見光那么直觀,莫歌還是能夠通過敏銳的感知來探明近處物體的具體形狀,然后一些呈現壓扁螺旋球形的東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應該是某種蝸牛的貝殼,只是能夠在熱液噴口附近生存的蝸牛還有別的種類嗎?
收集一些來“看看”就知道了。
莫歌慢慢靠近,海水的溫度開始明顯上升,雖然以他的裝甲厚度和調整體溫的能力暫時抵抗肯定沒問題,但是想要長時間在這種環境生存的話卻也絕不可能。
畢竟短時間抵抗只是維持體內溫度不至于太快升高,而長時間生存的情況下身體和環境的內外溫度肯定會趨于一致。
需要非常特殊的本事才能讓生物體的蛋白質不至于在這種高熱環境中遇熱變性,而維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動的各種酶,其正常工作的溫度范圍則更加狹窄。
這也是鳥類和哺乳類生物會將體溫維持在三十幾到四十度左右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