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怎么就沒點野心呢,為啥就沒有自立為王的想法呢?或者上次給的餌還不夠大?看來回頭還得下點猛料。
而李祐那邊已經在受降了,剩下的曹軍士兵看到曹操丟下他們撒腿跑了,打算以死全節的宗族大將曹仁在和李祐的單挑中被一刀砍掉了腦袋,也就徹底了沒了戰心。
況且面對李祐時,他們也是失了膽氣,干脆的就棄械投降了。
收攏了這些人以后,李祐沒再急著擴大戰果,而是又交給魏延一些兵馬,回去將已經被他禍禍的差不多的長安以西的整個雍州區域盡快的拿下。
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兵馬去到了劉備那里,很干脆的把兵馬往劉備手里一交,自個孤身留在了劉備身邊。
經歷過這次的戰斗后,李祐差不多又拿下了一州之地,這可真的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了,李祐直接自解兵權,算是充分表明了他的態度。
劉備倒也沒有再搞假惺惺的一套,讓張飛接手了李祐麾下的涼州鐵騎,和魏延一起守住涼州和雍州一線,保持對關中地區的壓力,當然同時也要盡快的消化掉李祐剛打下的這一州之地。
李祐也確實被劉備留在了身邊,負責駐守漢中,伺機攻略荊州北部。
張飛留下的攤子則交到了黃忠手里,繼續攻略關中,而趙云那邊也主動出擊,開啟了北伐模式,只有關羽是留著防備孫吳的。
介于眼下劉備全面強勢的情況,甚至已經有了超越曹操的趨勢,孫吳那邊很明智的沒有繼續輕啟戰端,在靠著水軍方面的優勢阻擋了關羽的攻勢以后,就派人過來和劉備一方重新修好,重申了聯手抗曹這一當務之急。
在切實的送上一些好處后,孫吳也開啟了北伐模式,再一次對合淝展開了爭奪。
此時呂蒙已經被氣急敗壞的關羽砍了腦袋,孫權重用的就成了之前呂蒙一直十分推崇的陸遜。
偷襲南郡的計劃本來還不錯,可惜李祐早就預見了他們的圖謀,關羽雖然傲氣十足,但是對李祐的話還是能聽得進去的。
況且和趙云換防本來就有防著孫吳的意思,再加上被從建功立業的攻伐戰場上換回來,關羽心里也是憋著一股勁,想從孫吳身上將他沒能搶到的功勞給找補回來。
所以這一仗不只是搶回了之前被呂蒙弄回去的三郡之地,還順帶著多搶了幾個郡,也陣斬了呂蒙,才算是一泄關羽心頭之恨。
由于關羽不僅沒有如同歷史上那樣丟掉性命,還從孫吳這邊占了不小的便宜,劉備自然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急于為關羽報仇,從而不顧孫權的求和以及兩邊的盟約,直接發動了規模過十萬人的夷陵之戰,也再一次葬送了蜀漢崛起的時機。
這一次劉備這邊可說是占盡了便宜,所以孫權派人前來求和的時候,劉備為了不繼續雙線作戰,反而讓孫吳和己方形成合力,共同對付曹操,痛沉厲害以后,還是接受了孫權的求和。
況且關羽的這番反攻,算是為蜀漢這邊確立了地理優勢,防守方便了許多,而發動對孫吳的攻擊只需沿江順流而下,可說進退自如,無論下一步如何對待孫吳,都取得了先機,這時候表現的大氣點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