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的幾個大將差不多都被調到了抗擊劉備的前線,宗族名將則多有死傷,在面對孫吳一側正是相對弱勢的時候,孫權正是看中了這個時機,才發動了對曹操的攻擊。
當然劉備這邊也沒閑著,快速的完成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過程,各路大將就紛紛出擊了。
黃忠和魏延從涼州雍州一線出發,過長安直逼曹魏腹地,趙云也是再一次朝著荊州北部挺近,馬超和他目的差不多,留下關羽防備孫吳。
李祐這邊是最狠的,他玩起了魏延一直設想的套路,打算給曹魏一發意大利炮,直接走了斜谷道,突襲潼關。
魏延玩這一手,能不能成得靠天意。李祐不一樣啊,他有天眼,不怕敵人有埋伏,反而能早早的掌握敵人的動向,總能攻敵軟肋。
他這邊一直開著掛呢,黃忠和魏延兩路也算是接應的及時,或者說打的夠痛快,推進的速度正好跟得上,直接就和李祐在潼關匯合了,算是徹底實現了魏延一直以來的理想。
趙云那邊也有所斬獲,干掉了曹操的另一位心腹大將于禁,差不多快要將整個荊州納入蜀漢的版圖了,當然也少不了馬超的協助。至此,曹操麾下的將才凋零的也差不多了。
不過到這里,劉備麾下對曹操的戰斗就差不多可以緩一緩了,占據的地盤太多,還得分兵把守,也得防備著后防不穩的可能,也確實無力繼續推進了,還得再消化掉眼下的成果才成,想要繼續擴大戰果也是力有未逮。
孫吳那邊也算是終于得償所愿,就算是曹操再一次親提大軍前去合淝與孫權搦戰,還是吞下了戰敗的苦果,在陸遜的奇襲面前敗下陣來。
雖然幾經拉鋸,最后還是丟了合淝,也讓他的威望進一步降低了,從之前那個籠罩在三國上空的陰影,變成了如今這個貌似誰都可以隨便揉捏的弱者。
其實曹操只是對李祐留下了心理陰影,想要離李祐遠一點而已,上天為什么要給他連續的失敗啊,好像這一切都是從遇到李祐,也就是這個世界的那個羅平安開始的?
你叫什么平安啊,每次帶來的都不是平安,而是災厄。
不過曹魏的倒霉還不止于此,烏桓那邊的蹋頓單于也感受到了曹魏的衰落,來了個落井下石,而曹操身在合淝,自然不能帶兵親自去教訓這家伙。
最后雖然也沒讓烏桓討得太大便宜,可己方也沒能占到好處,只能說中規中矩的阻攔了烏桓,沒讓他們深入中原。
但卻沒能像原本的時間線里那樣干掉單于,威震草原,讓曹操的威名傳遍天下。
至此,三國又來到了新的岔路口,曹操由原本以一敵二的強勢落到了如今被兩方壓著打,好像成了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而劉備則從曾經的居無定所,一躍而成為了三國之中的龍頭。
知道情況的三國首腦,對于這種變化,首先想到的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是李祐,這個不折不扣的蜀漢戰神,天下聞名的無雙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