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些按照大唐的政策被直接留在各軍府手中的,自然就成了利潤點所在。
不論是李祐拿去賣掉,還是那些個府兵們分潤一二,反正好處都少不了。
甚至當地的官員們也可以用這些海鹽抵扣一些個賦稅,對他們治下的民眾,對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官聲,都是有著切實的好處的,對此自然也是十分支持。
換言之,用這海水曬鹽的法子,李祐算是一定程度上把本是他名義上統轄著的五州之地,打造成了鐵板一塊。
雖然不敢說這些人能對他做到一呼百應,叫著他們出去打天下都不帶猶豫的,只是用來對付海賊的話那棵絕對是戮力同心啊。
反正那私掠許可只是把他們原本收夠了錢也只敢半遮半掩的做的事情,變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關鍵是上頭還有李祐這個大腦袋頂著,好處拿的都沒少了。
在當前這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勢之下,自然有的是人樂意私下里攙和一腳。
表面卻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此不知情,或者裝作敢怒而不敢言,更不敢管的狀態。
大家很有共識的打造了一番海晏河澄的美好局面,把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都給壓了下去,從上到下貫徹的都是李祐的聲音。
對于李祐來說,這樣做的好處也是沒少了,他想辦什么事更是方便的多。
反正他也沒打算造他那個便宜老子李世民的反,只不過想要做點實事,而且是對大唐有實在好處的實事而已,順帶著還能賺上很豐厚的一筆,又何樂而不為呢。
再者這么做才更符合他的人設啊,一個不務正業,貪財好色,刮地三尺的死要錢紈绔子弟形象,或者說他就是在自污。
真的讓他去搜刮民脂民膏,李祐心理上那一關還過不去,況且他又不是沒有合用的法子,何必去禍禍那些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哈哈呢。
就像他現在這個做法,不只是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手底下人也都跟著獲得了實打實的好處,普通民眾也跟著一同受益了。
甚至大部分的海賊都開拓了業務,無非面對的抵抗激烈了點,可他們本來干的就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有死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概唯一苦難的就是周遭那些個不停遭遇海賊盜匪的國家了吧,不過對于高句麗和倭國的倒霉,李祐本就是樂見其成的。
順帶著他還保護了大唐的商人和沿海百姓呢,簡直是善莫大焉。
當然一如既往的,這些事情李祐只需要拿主意就行了,具體的落實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
在人事安排方面武則天還是很有天賦的,也很有章法。
而李祐有數量眾多的小密探,幫他時不時去查探一些要害位置的管事的情況就行。
只要這些人沒有行差就錯,整體上多半也不至于走歪了,總體的進展也就一直比較順利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