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武松和宋江是結義兄弟,加入梁山的隊伍,共同對付害死宋江的生死仇人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只不過眼下這武家哥倆日子過得好好的,想要讓他們拋下一切來給梁山助拳,怕是沒那么容易。
尤其是聽說那武大郎還是個頗有產業的,行事也四平八穩,沒道理突然就落草啊。
所以還得發揮吳用的長處,使點招讓這哥倆上山,說到底也是為了全這武松的義氣嗎。
李祐知道這個,還不得感謝吳用八輩祖宗,
實際上沒用多長時間李祐就知道了,而且可以說是將吳用的計劃一字不落的搞了個清楚明白。
自從梁山眾人到底清風山那邊,李祐就一直有密切關注那邊的情況。
靠著水陸空各路小密探的幫忙,兩方人馬的各種動向,包括他們的重要軍略,李祐這里都隨時掌控著。
而晁蓋會遭遇這樣的大敗,還有前面秦明對上他們時幾次都識破了梁山的算計,相持了那么久,都是李祐的功勞。
他直接叫人給秦明那邊送的信,就算上了戰場也能靠著飛鴿傳書,給留在秦明身邊的自家親信隨時通報戰場上的情報。
后來呼延灼能及時的堵上晁蓋率領的梁山眾人,在他們剛剛攻入青州時就給予迎頭痛擊當然也是李祐通的風報的信。
不過就算李祐知道了吳用的全部算計,在他經營各種產業時實際上也早就考慮到了避險的策略,完全可以比較輕松的化解對方的這些個陰狠招式,但是李祐偏偏沒有那么做,理由很簡單,一切為了完成任務!
他的目標說到底還是一統梁山,就算他這真的快成土皇帝了,也不至于讓他一直沉迷于這種滋潤的生活中,畢竟他在大唐世界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王子,更是大唐官方承認的土皇帝,自然不會迷失于此。
但要是讓他直接拋開手頭的產業,帶著兄弟們入伙梁山也不現實,無緣無故的這么干,人家梁山上下能不懷疑他的用心嗎?手下兄弟們能不離心離德嗎,當然要有個合適的緣由才行啊,
再者就像李祐一直說的那樣,上桿子不是買賣,自己求著上門,和被人求著才上門顯然不是一個待遇。
眼下吳用提出了毒計,李祐正好來個順水推舟,將計就計,順勢帶著手下人入伙,也算是最大程度的保留自己的實力,為下一步爭奪梁山的統治權打下牢固的基礎。
當然之前之所以給秦明他們通風報信,為的自然也是盡可能的削弱梁山的實力,所以吳用這么做也可以說是李祐一手促成的。
利用這段時間李祐當然也可以見招拆招,將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就比如說將原本屬于他自己的罪過,或者說他們兄弟二人的變成他們替東平府上下抗事,主動替東平府尹陳文昭他們背了鍋的樣子。
順帶著也把產業都處理了一下,變成明面上和自己沒有瓜葛的樣子,這樣真個出了事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產業真個換了主人。
到了吳用的計策發揮作用的時候,李祐面上裝作無力應對的樣子,可只有武松和潘金蓮他們這樣真正親近的才知道李祐其實一直都從容的很,很多事情顯然都準備到了前頭,也就對這位武大官人愈發的尊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