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方沒聽說過茴香豆的故事,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孔乙己是何許人也。
想了片刻,公孫方望了董蒙一眼,頗有些勤勉之意,道:“董兄,容我寫下。”
董蒙見到公孫方沉著冷靜,絲毫沒有慌亂,一副‘汝等給我看好了’的模樣,心中不由來的有些忐忑。
“怎么樣了?”
“寫出來沒有啊!”
“快點啊,我等的花兒都謝了。”
“不行就趕緊投降吧…”
同一時刻,本尊急的連連催問。
董蒙能看到公孫方的舉動,本尊卻是看不到,想來本尊眼巴巴的等著公孫方膜拜,跪地求饒。
桌前,公孫方挺直腰背,以手指蘸著清水,一筆一劃的緩慢書寫著痕跡,方寸間虬然有力,又有渾厚蒼透之感,自公孫方落筆,董蒙便被公孫方的指尖吸引住。
就像是凡人見到了落日余暉,口中會歡呼一聲,‘我靠,夕陽真好看。’
而文人看到,多半會說,‘美麗的落日總會引起一個更加絢麗的景象未及飽覽便一閃即逝,并在消逝中給人留下不可名狀的渴望和惆悵。’
此時的董蒙,覺得除了喊‘666’,也干不出啥了…
公孫方在桌板上清晰的寫過,‘茴’,‘囬’,‘囘’,‘洄’,董蒙感慨被本尊打斷,也不敢得罪本尊,當即口中念道:“草字頭,一個回,口字內一個目字,門字內有個封口的己,三點水右邊一個回字。”
公孫方聽著董蒙喃喃作聲,渾然聽不懂,旋即想到,這怕是董蒙一門的習慣,亦沒有問些什么。
那邊本尊聽過,先是沉默片刻,再疑惑道:“這怎么可能,他怎么會知道‘茴’字的正確寫法…,不可能吧…”
盡管本尊沒有明說,董蒙也猜到,多半這就是本尊見到的答案。
當初看到這個情節時,董蒙覺得路人甲裝逼被打臉,心中很是爽快,故而記得清晰些,至于公孫方寫的這些,董蒙根本記不得,就是天干地支里的‘巳’字,董蒙也不認識,用封口的己來代替。
“董兄,這茴字,據我所知,還有另外幾種寫法,比如這種,是先秦的寫法,這一種,是更早些的簡化,還有這一種,是為小篆,哦,容我想想,險些忘了,此‘廻’字,出自‘墨子廻車’,因墨翟去了衛國,知前方是朝歌,始覺新聲靡樂,入之不詳,故廻車而過。”
待到公孫方洋洋灑灑說盡,不知為何,董蒙竟是覺得公孫方身上,有了莫名渾厚氣勢,仿佛一道圣光照耀的董蒙睜不開眼。
你可別說了…
你說這些我聽不懂,也沒打算聽懂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