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蒙帶著張遼、太史慈,返回與王五會和后,心情有些復雜…
不打不相識。
這般說法,在后世基本只存在于理論上,倘若是打人的那一方也就罷了,若是被打的,再恬著臉跟人和解…
董蒙覺得,要是自己,肯定做不到如此大度。
就算是打不過,我還有嘴炮!
董蒙一直就是個小心眼,還記仇的主,現在又到了自己的三國,肯定不可能吃虧。
直到今日,董蒙燒了司馬俱,殺了司馬俱的幾十人,順帶著煙熏火燎,再加上跳崖自殺,怕是司馬俱的麾下折損三成,就這樣,司馬俱離開董蒙時,還很友善的跟董蒙打著招呼,說過幾日穩固下來,便去東萊郡尋董蒙商議。
這已經不是董蒙遇到的第一次了。
去年昌陽城,以及長廣城,董蒙殺了卜會領的那些人,剩下的俘虜,被袁方安置在昌陽城外,因為袁方聽了董蒙的號令,讓百姓憑著力氣干活換糧食,至今沒有傳來反抗消息,似乎這些俘虜很心安理得的當起了順民。
那種你殺我兄弟,我殺你全家的江湖恩怨,竟然沒有發生一樁,倒是讓董蒙覺得隱約少了些什么。
沒有家眷…
被王五捉住的,不是司馬俱的家眷,而是徐和一部分出的人。
是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天,無力在樂安郡生活的百姓,準備前往齊國,徐州。
青州向外避難的百姓一直沒有間斷,此次徐和與司馬俱,正是護送這些百姓,安穩出樂安國,只是碰巧遇到了王匡一行人,秉持著賊不走空的好傳統,順便劫了張遼。
董蒙第一次,親自體驗到,“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大人!此處皆為樂安國百姓,我帶人入營,眾人皆降,生擒五百。”
王五見著董蒙歸來,當下與董蒙說起他的戰況。
五百多啊…
太史慈看的不是兩百多人么…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不行,得趕緊給太史慈來個望遠鏡,真要是打起仗來,敵人的數量能看錯相差快兩倍了,這仗還怎么打…
董蒙心情正低落,擺了擺手,道:“我為你記上功勞,至于這些百姓,若是有親戚在徐州、齊郡的,放他們離開吧,再有…如果有想去東萊郡的,便讓他們隨我們回去,可在曲城安置下。”
“原來大人已知曉了…屬下這就與他們說去。”
“好,辛苦你了!”
徐和還算不錯。
給這些百姓留了些吃用,留下來營盤,也交給這些百姓來清掃,其中尚有沒有吃完的牛馬肉,也被留了下來,正因為百姓想要將肉食做成干糧,才會在營盤中多滯留些時間。
然后…然后被董蒙來了個一窩端。
樂安國黃巾軍,拼死拼活的搶了王匡的鹽貨,這原本就是董蒙的,對于徐和留下來的東西,董蒙一點興趣都沒有,眼見著被王五簇擁的百姓,唯唯諾諾的聽從,董蒙心里不由來的覺得愧疚。
這些,都是朕的子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