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的確是走馬看花的走過了一些地方。有些地方不是我不要細看,而是的確沒有閑心去細看。那些名聲大,造訪后卻沒有刻骨銘心印象的風景相片,大量的存在我的相機里,而我都會珍藏永遠。
路,是自己走的,地方也是自己選的,好看的風景,相對于一位旅者來說,最終還是成了躺在相機里的一張舊照片。
鹿港,有著很文藝的名字,也因鄧麗君的一首歌《小城故事》而被人知曉。鹿港屬于彰化縣,從臺中坐高鐵,只需要二十分鐘左右就到彰化縣了。然而從彰化縣到鹿港小鎮,印象中比較遠,需要將近一小時的車程。
彰化只是匆匆路過,這座小縣城,原本名不經傳,卻因為一部青春影片《那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而火了一把,彰化縣沒有高樓大廈,更沒有摩登時尚,卻很生活......匆匆的路過這里,就像行走在許多不知名的臺灣小縣城那樣,彰化并沒有讓我驚鴻一瞥。
去鹿港的班車是六字當頭的巴士,具體是幾號巴士我忘記了。當然,也可以選擇的士前往。我依稀記得,去鹿港的路上花費的時間比我從臺中去彰化的高鐵花費的時間還要長。
鹿港,閑散中仿佛走在嶺南小鎮的街頭。那條彎曲且全部是商家的老街,稱之為九曲巷,倒是和福建泉州有許多的神似,難怪鹿港有小泉州之名。近海的嶺南小鎮,多信奉媽祖文化,因此小鎮的天后宮里常年香火鼎盛,也最顯眼,終年都有絡繹不絕的香客前來進香。媽祖的臉龐也被這煙火熏黑了,當地人親切的稱呼為“黑面媽”。
為什么叫鹿港?看了一則介紹,還是有點莫名其妙,因地名
似鹿,所以叫鹿仔港。結果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叫鹿港。
或許不應該太執拗于某個地名,路名,鹿港也好,虎港也罷,我只貪戀旅途中恣意的情感流露。
街角不知哪家小店里,傳來了鄧麗君的《小城故事》,那音調仿佛穿越時空,讓我不禁放慢腳步。我不是鄧麗君歌迷,但她的歌,無論父母輩,我輩以及我們的下一代,都會哼上幾句,這樣的一座小城,定有許多故事深藏。
看街邊煮肉羹的老奶奶,嫻熟的將一碗溫暖的肉羹湯端到了我面前,撒上幾顆蔥花,香油,白胡椒粉和香菜沫,那香氣四溢,熱氣騰騰的湯羹,便是慰藉游客最好的美食。據說肉羹是臺灣的一道大眾化的小吃,有點像福建的牛肉羹,也是滿口留香之物。
想來,那肉羹湯便也是我鹿港之行的一道風景了。
這里的腳步緩慢,當地人過著悠閑滿足的日子,與世無爭,但卻充滿著喜和樂,就像《小城故事》歌詞那樣,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刻有皺紋的街邊老者,老字號里用心做著自家糕點的女孩,他們都有故事,寧靜安詳,不驚不擾。
我在一家奶茶店里駐足停留,小小的窗臺正好能看到九曲巷的人來人往,時光便也在這一刻停留了。看人,看風物,讓時間在旅途的某一刻恣意流淌,這,本身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