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希望
在想
…………
寫到這里,一頁紙已經寫完了,林立把最后的內容寫到了反面。
寫完后,林立把紙遞給了江新茂,江新茂看了一番,他不知道背面還有,只看到正面。
看完后江新茂覺得這首詩挺不錯,雖然林立沒有直接認錯,但第一句就是說他自己是被媽媽慣壞的孩子,顯然是知道錯了。
然后詩的后面還有一些美好的愿望,積極向上,拿出去解釋說林立反思自己,倒也合適。
江新茂滿意地點了點頭,說:“你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就好了嗎?現在有點遲了,不過好好表現,我也不會為難你,知道嗎?”
林立笑了笑,沒有說話。
江新茂心想林立少年心氣,怕是內心里早就認慫了,嘴上還不好意思說,不然他也不會寫一首這樣的詩了。
沒再理會林立,江新茂拿著林立剛寫的詩,走了出去。
詩協的人們見到江新茂走了出來,紛紛圍了上來。
而此時,不僅是詩協的人在,還有幾名記者也趕到了現場報道了起來,這時候也圍了過來。
“嚴懲林立!”
“嚴懲打人者!”
“小小年紀如此猖狂,必須嚴懲!”
…………
江新茂擺了擺手,讓眾人安靜下來,然后拿起手中的紙,說:“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在我剛才的耐心勸說下,林立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寫了一首反思詩,詩里他說了自己是個被寵壞的孩子,希望世間美好,大家可以看一下這首詩,看完大家就散了,這林立我們會嚴肅處理的。”
說完,江新茂把林立的詩給了離他最近的一個詩協的人,這人正是詩協的劍不語。
劍不語也覺得林立小小年紀被抓了進來,肯定嚇得不輕,這首詩肯定沒了之前的氣焰,估計還會涕淚俱下。
想到這,劍不語就開心,他把紙舉得高高,念道:
也許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
他只有,許許多多漿果一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
念完這一頁詩,詩協的人互相看了看。
他們這群人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有的,他們內心深處對林立詩的水平也是持肯定態度的,聽完劍不語念完這首《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他們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好像是反省的詩。”
“聽起來好像是,但總覺得不像是林立的風格,我說,這是林立寫的嗎?”
“我見過林立寫的那篇滿分作文,看過林立的字跡,看字跡,應該是林立寫的。”
“林立是真的認錯?為什么我覺得這首詩不像是認錯詩啊。”
“是啊,這首詩感覺有點怪,不像是認錯……”
“這首詩雖然一直在說自己任性,但沒看出他覺得這任性是錯誤的!”
…………
詩協的人們大多都對林立的性格有所了解,看到林立寫了這樣一首詩,都有些費解。
江新茂不懂詩,說:“我看你們文人就愛多想,這詩很明白嘛,他覺得自己任性,打了人,錯了,希望人世間都是美好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劍不語看了看詩,說:“不對,你們看啊,畫出笨拙的自由/畫下一只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后面很多美好的意象,全都是詩中‘我’用蠟筆畫出來的,而且還不是真畫出來,是希望畫出來,這就說明他覺得這個世界沒那么好,他覺得這個世界和他自己想象的美好差得太遠,才會這么去希望!”
劍不語這么一解析,馬上詩協的人就明白了。
這首詩根本就不是認錯的詩啊!
擺明就是說,他任性,只是因為他任性地和這個世界對抗,他任性地希望畫出那么多美好來。
他想象畫中的世界有多美好,就說明他對這個世界就有多丑陋!
這世界多么丑陋,他的任性就多么珍貴!
這尼瑪哪是認錯詩啊,擺明就是覺得自己很冤嘛!
“快看,背面還有!”
記者拍照的時候發現這張紙背面還有好幾行詩,出聲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