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礦業辦公室,李維放下手中那份澤蘭迪亞職業者收養名錄,開始伏案清掃自己離開這段時間內積攢的政務文件。
李維礙于自己長時間處于沉眠狀態,早就將一些權限分別下放到了伊格、泰格和菲舍三人手中,而直接的軍事力量總調度權限,則在豺狼人大統領霍茲手中。
所以此時堆疊到他案上的,大多都是一些長期的意向計劃制定書。
而時限更是以五年到十年為一個階段,是需要李維簽字并附上自己的魔力爪印的。
其中很大部分原本就是管理層根據李維的意志而擬定出的,所以他只需要過目,并對其進行批注即可。
其實這些事情若是有名職業素養夠高的秘書來輔助處理話,李維會省心很多。
正所謂有事兒秘書干,沒事兒...咳咳...那就沒事兒了。
奈何李維還沒有找到適合做這件事情的人選。
伊格、泰格和菲舍這澤蘭迪亞三柱石都有自己各自需要負責的領域,根本不可能充當這個角色。
霍茲?
那家伙帶兵打仗沖鋒還行,大字不識一個,只能算是個有些戰場天賦的莽夫罷了。
至于艾黎,這家伙倒是天生就通識龍語、惡魔語、天界語和通用語,智商也不差。
只不過惡魔的天性嘛...
交給她的話澤蘭迪亞估計要不了幾天就會崩盤...
李維轉過頭,待看到正趴在辦公桌一角哈喇子淌了至少三尺遠的便宜女兒,終究是死了那條心,默默的將目光挪回繁雜的政務上。
也不知過了多久,待他看到一條由泰格提出的關于《澤蘭迪亞新軍建制初稿》后,突然眉頭微蹙的思索起來。
時代與環境的局限性,同樣會限制制度的發展,而不同的軍事制度則直接關系到一個領地乃至國度的軍事動員能力、軍隊戰斗力與快速反應能力等等。
軍事制度的優劣所產生的區別,某種程度上也是天差地別的。
李維快速翻看了一番關于泰格提出的建制制定,功課雖然做的還不錯,但總感覺還是脫不開科瑞爾的老一套:
即以圍繞打造重甲騎士為核心,步兵、弓兵為輔,施法者則作為側應火力支援部隊。
不過許是受到李維的復古流戰法團的影響,原本作為火力支援部隊改成了主力遠程部隊,不過在一些攻堅編制上,依舊保留了一些作戰部隊的施法者支援。
就比如,一名4級術士或是法師可以施展【灼熱射線】,同時還可以施展多次法師護甲和各種護盾術來保護自己。
再配備一個魔法飛彈魔杖和三張火球術卷軸的話,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個使用法術彈藥的機關槍和火箭彈發射器。
而裝備這樣的一名術士,遠比裝備一個重甲騎士要經濟的多。
唯一的問題就是施法者的續航能力...
他們往往在耗用完了自己的法術位后,就成了一群價值高昂的雞肋。
也許在小規模戰斗中很適用,卻絕不適合一場大型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