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國家看來,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成就!
舉個經典的例子……
如果一家以制造為主的公司想要制造一件復雜的器械,手機、電腦、汽車等等東西,甚至是航母,在國內只要一句話,當天就能把配套廠商全部找齊,第二天就開始制造。
而在國外,你需要聯系至少半個月才能把上下制造鏈條全部打通,為了防止其中某個環節出錯,可能還需要很多的備用方案。
這也是為什么,國外的巨頭都喜歡把制造放在中國進行的原因,不止是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速度!
想要找到代替的?簡直做夢。
像猴子、阿三經常跳出來說要取代中國,先清醒清醒把基礎搞起來再說吧。
非得硬扯一個能跟我們相媲美的國家,只有‘歐蒙’了,在工業體系的完整度上,集一整個歐蒙都未必比得上中國。
所以,中國還有一個稱號叫世界工廠,無論是什么東西,都能找到madeina的標牌,好比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出國旅游,想要購物,你會發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品都是國內制造,
吃穿用度暫且不說,連馬桶蓋都特么是中國的,連當地的土特產都是……
腳盆雞有一檔綜藝節目,內容是把室內所有madeina的物品搬出去,看看到頭來還能剩下什么。
結果忙碌了一整天,到最后,家里全被搬空不說,他本人身上只留一條內褲遮體,最搞笑的是,內褲翻開一看,也是madeina。
得出的結論是,想要離開madeina的滲透,你必須要離開地球。
話又說回來,即便如此強大的情況下,國內制造業依然掩蓋不了表面繁華,內里虛弱的實事。
真到了破釜沉舟的時候,我們在制造業上一樣會被攔腰橫斬一刀。
中子星科技集團必須要趁著現在國外還沒有開始反應過來的緊要關口上,把這個窟窿給堵上。
“想要發展起來雖然困難,可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底子在,只要把關鍵的無法取代的那些工業軟件做出來就行了。”
鐘子星的目標很明確,這種關鍵性技術上,只能由自己掌控,絕不能把生死交給別人來決定。
所以,工業軟件幾個大類,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輔助工程CAE這幾個都必要自己來。
LockheedMartin(洛馬)是軟件與設備配套一起販賣,所以在代碼行數上成了世界上最大軟件公司。
中子星科技集團走的路子不一樣,他們只提供核心技術,很少有親自下場賣設備的時候,所以只打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件供應商。
當然,這不是說中子星從今往后都不會去做設備,這是不可能的,要不然極限精密部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鐘子星給中子星科技集團的定位是提供核心技術,等到極限精密部出世之后,自己制造一些頂級的科技設備!
國內外都有的,他們會給國內提供技術支持,增強競爭力,國內企業造不出來的一些高端光刻機、數控機床、上到衛星、火箭等等,就得自己制造了。
“衛星、火箭這塊國內民企的空白領域等國家下了扶持政策后再說,高精密的數控機床、光刻機卻要提上日程了,至少也要先打好基礎……”
沒記錯的話,14年的時候,國內數控機床的市場忽然之間向上提升了一倍多,從1200多億上升到2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