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大明正式冊封高進為緬甸國王的圣旨也出了京師,由禮部、外交部等派出官員前往緬甸進行冊封,從此以后,緬甸從名義上就成了大明的屬國,更令大明上下興奮不已。
至于莽白尸骨的處置,軍機處也拿出了方案,等尸骨運至京師后先進行大典和祭祀,以告慰永歷皇帝在天之靈,等儀式辦完后,莽白的頭骨會鑄成祭器,從而留在太廟之中。
至于其他,當然是挫骨揚灰了,讓天下知道得罪大明的下場,同時也是給天下所有人一個警惕。
當得知大明傳來的消息后,高進有些意外,他沒想到大明的反應會如此之大,而且又如此爽快。
雖然高進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可不得不承認大明的反應讓高進部上下欣喜若狂,尤其是得知大明朝廷已經派人前來正式冊封的時候,張淼等人更是喜形于色,有了大明的正式冊封,高進就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緬甸國王的寶座,而他們這些跟隨高進的人也將終究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富貴。
同樣,大明的反應讓之前有些吃不準的高進松了口氣,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高進心里的那種不安卻依舊存在。他仔細想了想,卻搞不明白這不安究竟是來自于何處?最終也沒想明白的高進不由得啞然自笑,或許是自己想太多了吧。
不管如何,他所需求的大明都給他了,而且還超出了原本的預計,這是一件好事。
當然,冊封之后,緬甸就成了大明的屬國,但這又怎么樣呢?先不說緬甸原本就是前明的屬國,眼下重歸于大明也是理所當然的。何況高進之所以能拿下緬甸,而且名正言順地成為緬甸國王,如果沒有大明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者,作為大明屬國也沒什么不好的,大明的屬國多了,能夠依靠強盛的大明,當它的屬國遠比自成一國來得強,這對于高進而言并不是什么壞事。
大明冊封的官員要抵達緬甸并不容易,按照以前的走法自然是要從京師出后經中原入湖廣然后再進云貴,從云南入境緬甸。這條路非但不好走,而且時間很長,按照目前的行程沒有半年是根本就到不了的。
所以,大明官員這次前往緬甸選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海路。相比陸路海路更為快捷和方面,而且大明已經控制了南海區域,由天津出海一路南下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抵達緬甸南部。
但走海路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高進并沒有完全控制住緬甸,緬甸南部的勢力尤在,再加上西方各國實際控制了緬甸南部港口,大明使臣要走這條路必須通過控制南部港口的葡萄牙、荷蘭、法蘭西和英國四國,并且防備緬甸殘余勢力的問題。
對此高進不敢怠慢,原本他對于南部緬甸勢力就是必須要解決的,何況現在還有大明冊封的原因在,所以高進再得知消息后就果斷下達了繼續向南部進攻的命令,隨著高進的命令下達,緬甸最終一戰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