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在總參謀部覺得如何”朱怡成開口詢問,朱伯進總參謀部算算也有些日子了,對于朱伯在總參謀部的工作朱怡成是第一次詢問,不過這不代表朱怡成不清楚朱伯的情況。
作為太子,朱伯是大明未來的皇帝,朱怡成對他的期望極高,而他這次進總參謀部工作也是朱怡成早就做好的安排,目前就是為了全方面培養自己這個接班人。
對此,朱伯心里非常清楚,他當即說了說自己的總參謀部的一些工作情況,包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后來的解決手段。
朱怡成靜靜聽著,朱伯的講述中并沒有什么夸張和隱瞞,這讓他極為滿意。在朱怡成看來,朱伯年輕,經驗不足,許多事包括工作中看待問題和處理的手段不盡人意是肯定的,但這不妨礙朱伯的歷練。
人就是這樣,只有經歷過才能成長起來,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別說朱伯了,就連朱怡成自己當年不也是個中二少年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差一點就丟了性命,歷經幾次生死才慢慢成熟起來的。
“父皇,大致就是這些。”朱伯一五一十地說完,眼中帶著期盼看著朱怡成,似乎是想在朱怡成這里得到對自己的評定和認可。可是令他失望的是朱怡成并沒有對他這些日子在總參謀部的工作做任何評論,僅僅只是微微點頭。
“那么這些日子,你有什么感悟沒有”朱怡成直截了當地問。
朱伯想了想開口說了幾句套話,還沒等他說完朱怡成就擺手制止了他“這些套話就不必說了,你需記得為君者同為臣不一樣,你是太子,國家的儲君,看待問題不能看表面,需看本質,不要去學那些臣子,你可明白”
朱伯微微一愣,瞬間就明白了朱怡成話里的意思,他的神色略有些尷尬,可同時也暗暗松了口氣。
朱怡成既然這樣說表示對朱伯的工作基本還是認可的,雖然沒有直說,可話中已透露了這層意思。此外,朱怡成是以一個皇帝和父親的雙重身份教導自己,這又讓他有所感悟。
“兒臣明白了,兒臣謝父皇教誨。”
朱怡成點點頭,目光看著自己這個長子,和顏悅色道“今天不是君臣對答,只是父子交談,有什么話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暢所欲言就是。”
朱伯思索了下,鼓起勇氣道“兒臣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不過請父皇放心,兒臣會好好去做的。不過父皇,兒臣心中的確有所不解。”
說到這,朱伯看了一眼朱怡成,見朱怡成用鼓勵的目光望著自己,朱伯這才繼續說道。
“父皇,兒臣對如今朝廷的一些舉措有所疑惑,還請父皇為兒臣講解。”
“說吧。”朱怡成點頭道。
朱伯當即就說了起來,朱伯的困惑有兩點,其一是大明對的開戰,在他看來這一次大明調動兵力并同蒙古騎兵直接攻擊北方的,似乎有些小題大做。
固然,之前因為和滿清的緣故傾吞了漠北草原,而且這些年來一直在北方暗中支持滿清和大明作對,尤其是收容科爾沁殘部的緣故,使得草原不靖,大明為此出兵攻擊并不為過,可現在大明的軍事行動已經超出了教訓的地步,不僅要收復漠北,更要進一步拿下所占的西伯利亞地區。
如果是普通的小國話也就算了,可是西方大國,以其國領土和人口而言說是帶甲百萬也不為過。大明雖然強盛,國庫充裕,可大明的軍力和財力也不是無底洞,這次出兵已稱得上是國戰了,無論勝負國力消耗極大,朱怡成為何執意要這樣做
其實這個觀點不僅是朱伯,朝廷中不少臣子也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在總參謀部內不少中高級軍官同樣也有這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