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隆科多啞口無言。隆科多是熟讀史書之人,也看過史記中的商君書,康德這些話正出自于此。
既然如此,皇帝已經下了決心,隆科多心里也明白改革是件好事,與其現在這樣繼續下去倒不如改革找尋一條出路。
“皇上,您說怎么辦吧奴才別的本事沒有,殺人的手段還是可以的,誰敢阻攔皇上,先問問奴才手里的刀子快不快”一直沒出聲的郭親王突然開口道,說話間還冷哼一聲,冰冷的目光若有若無地向隆科多那邊掃了一眼。
隆科多心中一顫,頓時明白過來今日康德的真正想法,當即起身磕頭表態道“既然皇上已有決心,奴才甘愿為馬前卒,為皇上,為我大清保駕護航”
“好”康德撫掌大笑,連忙扶起沖自己跪下去的隆科多,贊道“有舅舅協助,朕就放心了,舅舅不愧是我大清棟梁,以后國家大事還望舅舅多用心才是。”
“皇上此言讓奴才誠惶誠恐,奴才必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說服了隆科多,康德的心情大好。正如隆科多所想的那樣,康德今日見隆科多還特意把郭親王、淳親王兩位重量級的王爺請來作陪,目的就是要拉攏隆科多為自己的改革做好后盾。
大清如今雖已經日落西山,可一旦康德要大行改革必然會破壞所謂的祖制。
在大清內部,一些王公貴族們雖然文不成武不就,要說本事沒什么本事,可是往往這些人的影響力卻不小,而且思想僵化,抱守殘缺,很有可能會成為改革的阻力。
康德要確保改革成功,把大清從廢墟上重新復興起來,必須先壓制這些力量,不能讓他們影響自己的改革施政。而隆科多不僅是大清重臣,更是軍中大將,如果他站在改革的對立面話,對于康德來說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隆科多是必須要拉攏的,康德在見隆科多之前甚至想好了萬一隆科多反對改革的后手,如果到了那種地步的話,為了大清說不得康德就會對隆科多下手,而現在隆科多表面態度支持自己,這是最好不過的結果了,這讓康德心中大為滿意。
康德是一個說干就干的人,既然確定了要進行改革,幾日后很快就行動了起來。
正如同康德所想的那樣,當他向王公大臣們宣布了大清改革的想法后,贊同者有,可反對者同樣不少。
對于大清的改革,這些反對者直接就把祖制給抬了出來,叫囂著康德如此是違背祖制,是要從根子上毀了大清。如果學大明那么做,大清還是原來的大清么到時候這大清不亡也亡了,所以改革是萬萬不能的,如皇帝一意孤行改革的話,他們絕對不同意。
對此,康德早就有所準備,毫不遲疑地痛下手去,無論是誰凡是反對改革者一律處置。一時間,被康德囚禁甚至殺頭的王公大臣就有十幾個,其中還包括了幾個地位極高的大臣和皇族成員。
當這些人的人頭落地,兵權又牢牢握在康德的手中,軍中大將基本都是康德的人,甚至包括隆科多這種重臣也旗幟鮮明地站在皇帝這邊的時,反對改革的聲音幾乎一夜間就從清廷內部消失了,從而取而代之的是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