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家一會不也得去嗎?”
“是啊,我們家的祖先有家譜記載的都追溯到兩百多年前。”
“那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嗎?”
“能啊,為什么不能。”
“你不是說,你們這里有些活動不讓女人參加嗎?”
韓朝聽著柳青依的話,心里又是一暖。
他沒想到自己無意中的一句話,柳青依會放在心里。
柳青依不想因為自己做錯了一點小事,而讓韓朝有點難堪。
她也知道有些地方,規矩特多。很顯然狗男人的家鄉就屬于這種地方。
“那要沒生兒子的人家,還不祭祖上墳了?”
“現在都什么年代了,沒那么多規矩。”
“不過我這里祭祖可不像城里,都在公墓,我家祖先的墳頭都在各個小山頭。”
“這幾天天氣還不錯,沒下雨。要不然你的鞋子上得全是泥。”
韓朝笑了笑對著柳青依說道。
韓久華與郝金花一大早就開始在忙碌,奶奶劉菊坐在火桶里,韓久華早上就把電視機打開,用VCD播放著炎國安城的地方戲藍梅戲。
劉菊并不識字,但是電視里唱戲,她基本都能聽得懂。
年輕的時候,電視里現在演員在唱的這些戲曲,她都會唱。
所以藝術有時候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一個不識字的人卻能將一整本的戲曲一字不落的唱完。
這個VCD和新的電視機都是韓朝回來之后再回虞城之后,韓久華在查書海介紹的熟人那里購買的。
城里媳婦要回來過年,總得添置一些像樣的東西,不能太寒酸。
除夕的一大早,整個韓家壩就彌漫著大年的氣息。
小孩子們這一天也起得很早,農村里的孩子并不像城里的孩子養得很嬌慣。
他們有些小不點也不過六七歲,但是他們拿著上墳的點燃的長枝香,在路邊放小炮仗。
他們很開心,因為這一天家長們對他們都不太會約束。
韓家壩流傳一句俗語,小孩向往著過年,大人向往著插田。
最無憂無慮是稚子童年。
柳青依洗漱好之后,走出院子,看了看外面。
一個六七歲的小孩頭走到柳青依面前,笑著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問道。
“姐姐,大城市里的女孩子是不是都和你一樣,跟電視里的女明星一樣。”
童言無忌,他只是聽自己奶奶跟別人聊天的時候,聊到柳青依時,都這么說。
其他幾個小孩子也是站在邊上笑個不停。
小孩很皮,剛換上的新衣服,袖子上已經弄臟。
柳青依笑了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些小孩子們的問題。
“阿來,你好好讀書,將來去城里,你就會發現都是和姐姐一樣的仙女。來,給你們吃糖。”
恰好這時,韓朝也從院子里出來,他恰好手上拿了一些糖,讓后他就把糖發給了小屁孩們。
小孩們拿著糖,興高采烈的一哄而散。
“小朝哥,我爸跟我媽聊天說,說你是走了狗屎運,娶了這么個漂亮媳婦。我覺得小朝哥長得帥,配得上城里的漂亮姐姐。”
被韓朝稱為阿來的小屁孩,突然回頭對著韓朝扯著嗓子說道,還用得是蹩腳的普通話。
柳青依樂得不行,這小孩幾粒糖就把自己爸媽給賣了。
韓朝沒說話,他還能怎么說?他也沒生氣,總不至于為了這點事,跑去找阿來他父親理論吧。
再說了,小阿來都夸自己帥,說自己配得上柳青依,小孩子的話才是真話,大人總是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