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一片綠色幕布中,多雷和負責特效的唐仁不斷忙碌著,綠色錄音棚里,也有一些實物,比如座椅、地板,多是實物和綠幕結合的產物。
為的就是讓演員們盡可能的融入到特效構建的虛擬畫面里。
當然也有一些實景拍攝的鏡頭,這些都是幾天前在錄影棚之外,劇組選擇在美國有了一定歲月的街道拍攝的。
之所以拍攝這些鏡頭,是多雷打算用旁觀的角度,去敘述本片主角的遭遇,這種敘事手法會給人一種若即若離之感,讓人在觀看之時,始終有一種無法靠近故事主人公的感覺。
觀眾們更像是旁觀者,而非參與者。
這些鏡頭,多雷已經剪輯完畢,幾日前程風也特意觀看了整個片段。
鏡頭中,深夜,一處潮濕的階梯上,一個落寞的人,這人眼神疲憊,一身褐色風衣有點臟亂,這人叫麥克斯,是一個從歐洲到美國發展的小號手。
此時的他坐在地面的階梯上,擦拭著自己的小號,曾經的他乘坐于維吉尼亞號為世界各地的旅人們演奏。
但戰爭結束后,人們不再喜歡爵士樂,為此他也不得不去賣掉自己心愛的康恩牌小號。
不舍的擦拭著自己金色的樂器,麥克斯來到了一家樂器店內,店內一個佝僂著脊背,白發蒼蒼的老人,手中不斷端詳著麥克斯精心擦拭后的小號。
他就是這家樂器店的老板,老板雖然識貨,可出價極低。
麥克斯聞言,眼中多是無奈,他無法接受,畢竟這把小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代表了麥克斯浮浮沉沉的一生。
可是人就是如此,紅塵作伴多是身不由己,迫于生計,他還是忍痛割愛,不過臨走時他再一次的要求,最后一次吹響這個小號。
年邁的樂器店老板答應了。
高舉著金色小號,麥克斯吹了起來,一陣悠揚的曲調響起。
此時,忽的,一旁樂器店的老板,那滿是褶子的臉上,突然聳動,他吃驚的看著麥克斯。
pyinglove……
這是這段音樂的名字,樂器店內,老板一聽,急忙轉身翻出了一張老舊的唱片。
緊接著一段優美的旋律在留聲機里傳出,充斥在整個樂器店內。
原本忘情吹奏的麥克斯,聽到這音樂,這留聲機唱片里的鋼琴曲竟然和他吹奏的曲子一模一樣。
麥克斯不再吹奏音樂,而是轉頭看向樂店老板,眼中都是緬懷還有驚喜。
這個唱片世上聽過的人不多,而麥克斯就是其中之一。
樂店老板,迫切的問到:“這是哪位鋼琴大師演奏的曲子!”
麥克斯竟然眼中含著淚,低聲喃喃到:“這是我的秘密……”
片場中。
多雷看著搭建的綠色輪船,又望了望唐仁,問到:“畫面調試的怎么樣了?”
“可以了,演員和虛擬結合的很到位,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唐仁看著自己手中的電腦,一邊說著一邊打了一個OK的手勢。
多雷點頭,接著拿起揚聲器,說到:“開始拍攝!”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