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局中,蝙蝠俠甘愿背負罪名,沒有墮落,其實是市民僅存的良知拯救了蝙蝠俠。
這最后一絲微弱的光明,將蝙蝠俠從與程風飾演的小丑,那深淵黑暗的對視中獲得了拯救。
平衡、秩序、混亂、利益、根基,其實就是我們這個世界。
同時,程風再次憑借著對小丑無與倫比的演繹,一時間風頭無量。
或許人們可以忽視這部電影的優秀,但絕對無法忽視程風飾演的小丑。
若論漫改電影,最無法滿足的觀眾群體,那就是漫畫讀者們。
就如同國內玄幻的原著黨,不過就國內那改編翻拍的水平,原著黨怎么罵都沒毛病!
小丑反派角色在DC漫畫中,舉足輕重的位置自然不用多說,小丑也是蝙蝠俠最強勁的頭號宿敵。
1940年,《蝙蝠俠》的作者比爾.芬格、鮑勃.凱恩和杰瑞.羅賓遜共同創造了小丑,小丑登場于《蝙蝠俠》的創刊號,可以說,蝙蝠俠和小丑是一起成長,甚至戲謔的說,兩人是相愛相殺的。
幾十年來,瘋癲,變態,反常的小丑,經歷了DC漫畫的好幾個時期,小丑的性格從殘暴到滑稽,再到暗黑無序智商超群,每一個階段的小丑都有著自身特點。
真正讓小丑充滿毛骨悚然的邪典魅力的,是在八十年代后,小丑的性格變得更為瘋狂和暗黑,進入到社會反思的維度。
其中最經典的就是艾倫.摩爾的《致命玩笑》,里面較為完整的描述了小丑的轉變和精神世界。
在1996和1997年時,DC漫畫以月刊形式出版了《蝙蝠俠:漫長的萬圣節》,里面對于小丑的描繪,同樣是基于暗黑癲狂。
《黑暗騎士》蝙蝠俠和小丑之間,兩者相互成就和毀滅,正義與邪惡兩極互相摻雜,讓觀眾看到兩人糾纏在一起更深的精神世界。
程風演繹的小丑角色塑造的成功,和小丑本身讓人不舒服的形象也是離不開關系的。
據統計,很多西方人的童年陰影,就是小丑,關鍵程風也感覺自己小時候看見小丑的那種形象,也是莫名覺得可怕。
貌似一張大白臉,大紅唇,他小時候就覺得看不順眼,越看越別扭。
而DC的小丑除了形象同樣嚇人以外,最重要讓人畏懼的原因,是塑造了小丑對人性悲觀的洞察力,這種洞察力準確指向人性最陰暗和軟弱的一面,小丑用自己的計謀加以利用后,變成了摧毀人們精神世界最強大的武器。
別的反派基本都是傷及對方體膚,更高級點的是摧殘你所愛的人,讓你痛不欲生。
而小丑這樣的超級反派,會讓人所理解的精神世界崩塌,讓人陷入瘋狂,墜入混亂深淵。
終于,憑借著這部《蝙蝠俠之暗黑騎士》,在這個位面,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從今往后,好萊塢又多了一個全球知名的反派IP——小丑!
而現如今,全球大熱的反派IP中,漢尼拔、小丑是最有代表性的兩個角色。
而飾演這兩個角色的人,竟然是同一人,來自華國的程風!
時光飛逝,連續幾月的宣傳,程風來到了他美國之行的最后一站。
等完成這一站,他也可以告別回國,開始他的反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