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
鼓掌聲四起,程風終于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完成了剛剛那出從一而終,不瘋魔不成活的橋段。
凱歌眼含熱淚,對于從事文藝工作的人而言,一定要有一顆敏感敏銳的心,程風方才動情的表演,讓他內心感動不已,趁著這會拍完的功夫,凱歌大大送上了一個擁抱。
此刻凱歌擁抱著程風,也小聲的說了聲:“謝謝!”
這是導演和演員之間的相互成就,一部電影往往都是人與人相互之間成全出來的。
程風則是拍了拍凱歌的脊背,說了聲:“應該的!”
等到這會,全劇的中心就算是拍了出來,剩下的劇情走向,多是時代洪流背景下,小人物的無奈,和歲月流河中給人們記憶里留下的殤!
隨后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乾坤顛倒的年代,多少人在動蕩中成了一個個犧牲品。
首先是袁四爺,袁公子不曾卑鄙過,他在追求之中,縱是滿心渴望,亦保留有所不為的原則。
反倒是小樓方面,橫插進來一個菊仙,蝶衣那心中的鴛鴦畸夢,終于化作云煙。
在四爺的宅中,蝶衣看到那把年少時許下心愿要送與師哥的劍。
于他,那劍是關于他愛人的威嚴,關于一份自幼固執的信念,關于虞姬對霸王的全部理解與寄托的信物。
他要得到它,一個眼神,四爺便知其意,他說:“此劍是張府敗落時費了大周折弄到手的。”又說:“你我之間不言錢字。
那個字眼實在不雅!”
這樣張揚的狂傲,緩而沉的語調,狂得有資格,傲得有資本。
一看便知袁世卿是嘗過富貴浮云滋味的過來人,于是,寶劍贈佳人。
袁世卿對于蝶衣,欣賞的成分遠多于情,情是一種不可理喻的深陷癡纏,要瘋狂,要占有,妒恨煎熬,抵死纏綿。
蝶衣的美,大眾看到的,他懂,大眾看不到的,他也懂,就連蝶衣自己不知道的,他亦看到。
袁公子是如此敏感的人,他把蝶衣靈魂里美好的東西,看個通透。
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境非你莫屬,此貌非你莫有!
當四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是真正懂得蝶衣的人。
待到蝶衣在法庭上被審判,袁世卿慷慨陳詞,救蝶衣于危難之間,那時候他從容不迫,有擔當、有謀略,可惜啊最后卻也是成了時代洪流下的犧牲品。
如果說,戲臺下菊仙是真虞姬,那么袁四爺就是霸王,不過就像霸王的那張面譜一樣,有著一股悲相,袁世卿這個霸王是個悲哀的霸王。
于是接下來,隨著一天天電影劇情的拍攝,歷時一年,這部《霸王別姬》殺青了。
程蝶衣最后一朝夢醒,拔劍自刎,消香玉隕。
菊仙最后一刻夢碎斷腸,留下一雙繡花鞋,懸梁自盡!
活下來的,只有那俗人段小樓,也只有俗人才能活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