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夜里展開行動可不是英軍的作風,因為英軍一向都不擅長在夜里作戰。
不過也恰恰是這樣,才更能體現奧欽萊克將軍的用兵之道……比其它按部就班的英國將軍相比,奧欽萊克將軍更喜歡出奇不意,就像他派一支突擊隊暗殺隆美爾一樣。
奧欽萊克將軍將英軍分成兩個部份,也就是第八集團軍下轄的第13軍和第30軍。
第13軍的骨干是英軍第15裝甲師,輔以新西蘭第2師、印度第4師。
這個軍裝備的是清一色的“瑪蒂爾達”坦克,其主要任務是在正面防線吸引德軍的兵力和火力并為夾擊德軍做準備。
這也可以算是奧欽萊克將軍對“瑪蒂爾達”有些認識,知道這種故障高、速度慢的坦克根本就不適合用于穿插作戰,所以就讓它在正面防線利用厚重的裝甲及炮火為步兵的進攻提供掩護。
第30軍是以英軍第7裝甲師為骨干,輔以南非第1步兵師以及奧大利亞第6師。
僅從這支部隊的組成就可以看出第30軍是“十字軍”計劃的主力。
英第7裝甲師號稱沙漠之鼠,在此之前以一個裝甲師之力擊退了意大利軍隊,雖然在隨后與德軍的戰斗中屢戰屢敗,但總算也有一拼之力。
南非第1步兵師是奧欽萊克將軍剛從南非調來的,這支部隊雖然戰斗力讓人不敢恭維,但它重在豐富的沙漠行軍、作戰和生存的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英軍沙漠作戰經驗不足的缺陷。
澳大利亞第6步兵師就不用說了,他們在之前的戰場中已經表現出比英軍更強的戰斗力,在阿格達比亞等城市的防御戰中給予德軍相當的傷亡。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英第7裝甲師除了裝備故障率小得多的130輛“瓦倫丁”坦克外,還全面換裝了美式“斯圖亞特”坦克,而且有300輛之多。
奧欽萊克將軍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用第30軍從南面越過德軍的防線然后與德軍打一場裝甲部隊與裝甲部隊之間的戰斗。
這里之所說“越過”,是因為奧欽萊克將軍不希望再像韋維爾“戰斧行動”那樣,敵我雙方在側翼穿插位置相遇。
因為很明顯,這不利于英軍部隊的展開,使英軍在兵力及坦克數量上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就像上次一樣,第七裝甲師兩個裝甲團分批上去讓德軍殲滅。
奧欽萊克將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他打算讓第30軍在德國人察覺之前就越過防線并在德軍一側的廣闊沙漠中展開兵力、構筑防線做好戰斗準備。
這樣一來,任何前來應戰的德軍裝甲部隊都會被兵力及坦克占絕對優勢的英軍包圍并殲滅。
在這一點上奧欽萊克將軍做得很成功,其方法就是讓部隊晝伏夜行而且保持無信電靜默……他們白天利用帆布及地形躲過德軍飛機的偵察,晚上再以慢速小心的邊偵察邊前進。
為此,奧欽萊克將軍甚至還做足了氣象情報工作,他知道這段時間沙漠會起風,風會帶起沙塵,這會成為第30軍很好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