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奧欽萊克將軍會這么做的解釋就只有一個,他在戰術上犯了分兵冒進的錯誤。
這場戰斗中其實還有一樣東西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那就是秦川發明的裝在坦克后的電話。
此時的坦克可以說基本沒有夜戰能力,英式坦克是如此,德式坦克如此,美式坦克也是如此。
因為在黑夜里炮手看到的只是前方模糊的一個影子,根本就無法判斷其距離,甚至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有了電話后這個問題就得到很好解決了,德軍“三號”坦克的作戰模式通常都是這樣的:
步兵通過電話大喊:“三點鐘位置,50米,敵方坦克!”
車長接到信息后就大喊:“穿甲彈,三點鐘位置,50米!”
于是裝填手裝上穿甲彈,炮兵調整坦克炮瞄向目標……
如果炮手還是看不見目標,就會大喊:“我看不見它!”
車長就對通過電話對步兵叫道:“給點光線!”
“給點光線!”
……
步兵要給光線其實是很簡單的,比如用曳光彈,再比如用照明彈,實在情況緊急的時候還可以用汽車車燈。
當然,汽車車燈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在開燈的同時也會暴露自己使自己成為敵人的目標,所以這不常用。
事實證明是否有步兵及時協同的差別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這種能見度很差的情況下,因為這幾乎就意味著坦克乘員能否及時發現目標坦克并有效的將其擊毀。
于是英軍第9裝甲團幾乎是遭到覆滅性打擊,50輛“斯圖亞特”坦克當場被擊毀23輛,18輛成為俘虜,只有9輛在原本就處于部隊后方的坦克見形勢不妙趕忙掉頭逃跑……“斯圖亞特”坦克的優點就是車身輕、速度快,這點用于逃跑倒是十分適合,德軍“三號”坦克根本就追不上。
接著戰斗很快就結束了,快到秦川等人甚至都沒來得及參戰,他們趕上來時看到的就是一輛輛被擊毀的“斯圖亞特”坦克以及一個個舉起雙手面帶驚恐的英軍。
維爾納用沖鋒槍朝一輛正燃著大火的“斯圖亞特”揚了揚,說道:“這就是美國人的坦克嗎?看起來還不如‘瑪蒂爾達'經打啊!”
“那是因為英國人用不來!”秦川說:“而且……美國人會有更厲害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