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就在坦克突入印軍防線的那一刻印軍就崩潰了,即便是英軍軍官揮著手槍沖著他們大聲喝罵也無濟于事……諸如什么服從性、來生享福之類的東西在這一刻全都不見了,剩下的就只有逃生的本能。
而且,誰又能說這不是宗教帶來的呢?
任何事都有利有弊,印度人在宗教的影響下對英國表現得“忠心”、“服從”和“勇敢”,但也恰恰是宗教給印度人找到了逃跑的借口……戰敗何嘗不是神的旨意?我們逃跑并不是因為我們膽小,而是因為命運的安排!這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我們又怎么能與神抗爭呢?
這也是印度人懶惰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不管怎么努力也改變不了自己宿命,甚至就算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使自己過上了好生活,那么下輩子又要受苦了。
所以……為什么不躺在路邊睡上一覺呢?
正因為這樣,印度獨立后其軍隊的戰斗力反而不如殖民時期。
二戰時的印度軍隊是由英**官指揮的,這些英**官雖然官僚主義作風嚴重抱著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印度兵,但他們至少還知道怎么打仗知道怎么維持軍紀。
印度獨立后這些英**官全都撤出由印度高種姓充當軍官指揮作戰……那就更是不把低種姓士兵當人看同時本身也沒有多少戰略、戰術知識亂來一通了。
秦川知道這場戰爭其實跟印度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只是被英國殖民,再加上他們本身不爭氣甘愿做英國人的奴隸才會成群成群的背上了槍到這里成為炮灰。
但秦川卻管不了這么多……只要站在對立面而且手中有槍,他就是敵人,是敵人就應該擊斃,不管有什么原因。
這就是戰爭。
所以,秦川一次又一次的舉起槍扣動扳機,將子彈射進印度兵的后背,他們中有些人甚至都沒有戴頭盔而是用十分鮮目的紅色頭巾在頭部纏了一個帽子……印度人很喜歡鮮艷的色彩,但這在戰場上只會使他們成為靶子。
槍聲、爆炸聲一直在繼續,就連“掃雷坦克”也一路往前沖……這時的“掃雷坦克”已經不成掃雷坦克了,突破雷區后“掃雷坦克”也就失去了作用。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有幾輛“掃雷坦克”沒有參加戰斗。
其它的,就把炮塔一轉很干脆的將傳送帶撇下,搖身一變就成為標準的“三號”坦克加入戰斗。
印度軍隊本身在裝備上就遠不如英軍……如果說英軍是上等軍隊的話,印度軍隊頂多只能算三等軍隊,因為中間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兩支與英國人同文同種的軍隊。
這使印軍的反坦克部隊裝備的大多是被英軍淘汰的2磅反坦克……這玩意射速是快,可根本無法打穿“三號”坦克的前裝甲。
一群印度兵不自量力的推過幾門反坦克炮想阻擋德軍進攻,但幾炮就被德軍給轟上了天……這幾炮甚至都不是德軍坦克打的。
印度士兵很糊涂,他們很少會去計算反坦克炮射程有多少有多少穿深,或是敵人裝備什么武器在什么范圍內會對自己構成威脅。
所以,他們才做這樣的無用功……把2磅反坦克炮推到德軍50MM迫擊炮的射程內去攻擊對方坦克。